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宏观大势 > 正文

“克强指数”回升是否预示中国经济回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运行就成为了学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中国官方GDP数据遭到质疑的背景下,“克强指数”成为了近年来用于评价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热门概念。然而,自2014年开始,克强指数与GDP大幅偏离,并在去年四季度触底,引发巨大争议。今年在一片对中国经济的唱衰声中,克强指数又连续三个季度持续上涨,三季度更是达到近三年来的高位,出乎人们的预期。克强指数究竟有何特点?它的变动又反应了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本文试图解答以上两个问题。

一、克强指数有何特点?

克强指数是指由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构成、用于评估中国GDP走势的指数。其最初由李克强在2007年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基于以下两个理由提出:一方面,这三项指标符合辽宁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另一方面,其数据清晰易得,与官员业绩等无直接联系,不存在造假动机,相比GDP更令人信服。2010年底,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正式提出“克强指数”这一概念,认为其相比中国GDP的数据,能更加真实地刻画出中国经济走势。随后,由花旗银行设定三项指标的权重,编制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克强指数”。值得注意的是,从数据获取的角度考虑,也有部分机构和学者以“工业用电量”、“中长期贷款发放量”来代替“用电量”、“贷款发放量”两个指标,并调整相应比例,但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编制的克强指数,其走势都基本一致。

图1: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GDP增长率与克强指数。数据来源:Wind

事实上,克强指数的提出理由中,就已蕴含了其三个特点的两个。其一,是克强指数本身不易造假。一方面,克强指数的三个构成量均有微观统计数据作支撑,且每个指标的统计渠道均不相同,如铁路货运量涉及铁路系统,贷款发放量则与银行相关。这使得指标间相互独立,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造假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指标不直接计入GDP,对官员的政绩没有直接影响,因此官员们也并无激励进行“掺水”,指标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较好的保障。

其二,克强指数对第二产业的刻画较好,从2003年4月至2016年8月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中长期克强指数都与第二产业对GDP累计同比拉动值有较好的拟合。主要原因在于指标选取,如用电量的大户主要是重工业领域,而铁路货运量的一大对象就是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能源来源的煤炭。在下文会发现,这也正是克强指数与GDP偏离的主要原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中国经济   克强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