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的危害
第一,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网络“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是指政府一旦失去公众信任,那么无论它后来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公众都会认为它说的是假话,做的是坏事。网络“塔西佗陷阱”与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有着直接关系。负面营销有意回避主流意识形态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回避国家的整体成就,专门攻击社会负面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其内部流行一句话:“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多方位和多层次的局部破坏加总在一起,破坏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准确传播和广大网民的认同度,造成网民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应当指出,任何社会都会出现某些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首先肯定中国取得的成就是主要方面,肯定现有体制和机制总体上的科学有效,然后在此前提下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具体问题。错误的态度就是“定体问”模式,无视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和体制机制总体上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把所有具体问题都归因为现有体制机制的落后和不合理,认为需要彻底颠覆。网络意识形态长期连续不断地负面营销,大量网民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负面思维习惯和错误的问题思考模式,从而导致“塔西佗陷阱”。
第二,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负面意识形态组织。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企业依靠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大量资金支持,聚集一批受到蛊惑的网络用户,形成负面意识形态组织。依据以下几个因素,大致可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组织三类:内部成员的思想观念的一致性程度;网络用户状况包括数量多少和认同负面意识形态的程度;整体的组织行动能力;企业控制人的影响力;资金的充裕度。其中,紧密型的负面营销组织有明确的负面政治目的,有紧密的组织架构,有负面意识形态领导人,有实力自行设置和操控社会政治议题和议程、操纵社会事件,还能够高效地开展网上和网下政治动员。根据近些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治理过程中暴露出的情况来看,有不少负面营销企业已经是紧密型组织,例如有人甚至说“一些社交网站其能量已经远远超过新华社作为‘党和国家喉舌’的传播力,成了‘超级政治性通讯社’”。
三、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的应对措施
古人云:百年累之,一朝毁之。意识形态负面营销往往在极短时间就能占据大量网民的心智,破坏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摧毁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第一,大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研究水平。首先,要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全面而真实的状况。研究者不能只在网络媒体首页走马观花,不能只关注几大门户网站,不能只限于外围观察,要深入互联网的深层和腹地,深入贴吧、微博、微信、QQ空间和QQ聊天等意识形态真正暗流汹涌之地,那里才有负面意识形态孳生蔓延的真实场景,才是需要研究的主要阵地。其次,决不能仅限于感性认识和经验层次,不能仅流于各种负面现象的简单概括,要深入把握负面意识形态的活动规律和活动主体的行为模式。不掌握规律,就无法提出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 再次,斗争的本质只能在实际斗争中被认知,要亲身参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以便加强研究的真切性和实用性。没有与负面意识形态短兵相接,没有遭受过负面意识形态的围攻骚扰、造谣中伤和谩骂侮辱,没有惨烈教训与成功经验,对那些正在同负面意识形态英勇搏斗的同志只是远远地“客观观察”,做“开明绅士”,永远不可能接近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