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社会治理创新的地方经验及启示(2)

核心提示: 大连打造“网格+网络”的综治信息化平台,一方面创新了社会治理,走向智慧化、立体化、平台化、服务化;另一方面,“提质”“增效”公共服务,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简化了办事程序手续,节省了办事时间成本,增强了服务效能。

四川成都:构建“大联动、微治理”的“智慧治理”新模式

创新背景

成华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部,全区面积108平方公里,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辖14个街道办事处,103个社区,人口113万。作为成都市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大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成都“北改”“棚改”等工程的深入推进、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基层治理、社会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综合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推进政府数据共享、治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是深化“民生成华”的现实所期,保障“平安成华”的问题倒逼,创新“智慧成华”的形势所需,也是打造“现代国际化精品城区”的大势所趋。

成都举措

2015年,成华区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为总揽,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资源,创新提出了以“联动发现问题、联动解决问题”为核心,以“横向信息资源整合、纵向各级联动联勤”为路径,以“在服务中治理、在治理中服务”为抓手,在原有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起以信息化为引领的基层服务治理“大联动、微治理”体系,探索构建“智慧治理”新模式,为创新社会治理和服务积累了成功经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

成效启示

成都成华综合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推进政府数据共享、治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构建“大联动、微治理”的“智慧治理”新模式,倒逼基层治理创新,大协同立体式为居民服务,“微治理”全面提高居民幸福感。截至目前,成华区“两抢”和扒窃警情均实现同比下降。成华区在“北改”工程累计拆迁面积440余万平方米、促成9万名居民搬迁的大背景下,全区实现信访总量、集体访、重复访、越级访、群体性事件“五下降”,居民幸福感测评位居成都市第一名。

浙江温州: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创新背景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协同参与者”,当前越来越多地区意识到,应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的“功能性作用”,加大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力度、深度与广度,共同推动社会“善治”。温州市民营经济高度发达,与之匹配的行业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成熟完善,截至2015年底,温州市共有行业协会商会205个,基层商会129个,市场经济与社会组织协同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温州社会治理创新和政府行政审批改革。同时,温州市政府积极探索成熟的商业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成效显著,并在政府、市场、社会合作、协同、共治方面形成一定经验。

温州举措

所谓“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是指政府不该管、不好管、难管好的事务,由政府委托给行业协会商会去管去做。近年来,温州市积极探索,通过开展“1+4”试点工作,即在市鞋革行业协会实行综合性试点,在服装、眼镜、金属、建筑材料4家行业商会协会开展单项试点,边试点、边铺开、边完善,转移办法逐步规范,形成了政府职能“转得出”、社会组织“接得住”、转出职能“用得好”的治理模式,为面上推广提供了经验和样板。同时,温州市工商联积极推进实施承接政府职能转移“1122工程”,11个县级工商联共在19个协会商会开展承接75项政府职能转移试点工作,市本级22个重点行业协会商会共承接86项政府职能。

成效启示

通过“1+4”试点工作,温州市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政府职能转移模式,出台了全国首个职能转移规范性文件——《温州市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总体方案》,逐步建立了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科学机制,包括准入机制、购买服务资金保障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等,初步形成了“政府职能转得出、社会组织接得住、有关部门管得好”的治理模式,既提高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也提升了民间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

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政府、企业、社会(行业协会商会)的合作共赢、协同共治、和谐善治。2014年温州共有167项政府职能向110家社会组织转移,2015年温州又有41个行业商会协会承接政府161项职能。政府部门实现“瘦身、健身、转身”,行业协会商会也得到了转型、升级、增能。目前,温州全市共有48家行业协会商会获得3A及以上等级。温州市的成功经验为社会组织日益完善、社会建设比较好的地方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借鉴案例。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启示   经验   地方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