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媒体载体深入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至关重要
深圳特区报:为什么越是时代风云发生巨大变化,越是媒体载体深入创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越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黄楚新:新传播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传播渠道以及海量信息使得舆论的发生机制、内容、传播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舆论场逐步分化为“主流媒体舆论场”与“网络民间舆论场”,并日益泾渭分明。
在网络民间舆论场中,“人人都手拿麦克风”使得网络声音日益多元化,比如有的人为了博眼球,散布与真实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假消息;有的人为了赚取不法利益,收人钱财,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有的人为了宣泄个人情绪,发出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消极颓废的声音。如何使人民群众在“交响乐”般的舆论浪潮中把握主旋律,成为在网络时代开展新闻舆论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传播技术也在不断加深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交锋。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政治利益驱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新闻舆论进行软性控制与渗透,强化其意识形态、国家发展模式等对他国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基于新闻媒体强大的公信力与传播力,媒体舆论对社会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把握媒体舆论方向是掌握社会舆论、稳定民心的重要举措。
因此,面对当前正在深刻发生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媒体载体深入创新,加强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至关重要,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职能,是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深圳特区报: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极为重要的一项职能,是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那么,您认为,当前开展舆论监督工作为什么难?
黄楚新:当前开展舆论监督工作难的原因比较多,其中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新闻媒体工作者片面认识新闻舆论监督,并没有认识到舆论监督在国家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只是将其看为一般的批评性报道,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更为恶劣的是,还有一些新闻媒体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素养,背离了真实性原则,将舆论监督变为谋财求利的工具,监督变成了敲诈。这些新闻媒体工作者不是以客观事实为标准,而是以一己之私为标准,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难以适应曝光在媒体面前,往往不支持、不欢迎舆论监督。主要原因在于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认识的片面性,他们认为媒体是来“揭短”,于是采用回避的态度,或者是挖空心思去摆平。其实,媒体在揭露或批评腐败现象或社会丑恶时,也同样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维护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面对一些突发问题或热点问题,媒体同样是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政府可以借助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声,为人民群众解惑,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深圳特区报:党的新闻媒体应该怎样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
黄楚新: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职能,是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扩大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有效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以及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的事情。
首先,在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把握好立场与导向,要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不能把对社会歪风邪气的批评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对立,要始终明白新闻舆论监督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为了监督而监督。同时,新闻工作者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时,要始终代表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聚焦党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事件,聚焦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人和事,不断增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其次,党员领导干部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能躲避甚至欺骗媒体,虚心接受媒体监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有关政务信息的第一时间权威反馈, 既能够反映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对人民意见的重视,也能够提升政府形象,提高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