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政策解读 > 正文

专家解读“促进农业人口举家进城落户”(3)

根据10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截至目前,我国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形成,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还需深化。“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放开能源、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能源、电信等领域往往上游供应主体较少,下游与民生紧密相关。必须做整体设计,坚持价格市场化改革与垄断环节监管并重,结合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杰说。

价格政策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主动运用价格杠杆引导资源配置,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纠正市场失灵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另一方面,价格改革与群众生活关系紧密,特别是民生价格变动影响着群众生活。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价格改革要稳步有序推进,尤其要强调兜住民生底线,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不能因为价格改革影响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这是推进价格改革要牢牢把握的底线。”他说。

关键词:环保

建议提出: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检查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开展环保督查。

北京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涛表示,排放许可证制度是在国外推行了很多年,针对固定污染源排放十分有效的法律,各排污单位要根据许可证排污,许可证规定了排污的种类和数量等。污染物排放许可在我国推了很多年,但是尚不完善,“以前发放的许可证所反应的项目、要求都不明确,所以在监管上遇到许多麻烦。”

针对意见里提出的环境执法检查垂直管理制度,潘涛解释说,目前我国的环保监管体系是地方的环保部门对地方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县对县的环境质量负责,市对市的环境质量负责,省对省的环境质量负责,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监测队伍。这次改革后,省的监测部门将直管省、市、县的监测,环境执法也同样由省级环保部门统一管理。“这一变化的最大优势在于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某些城市为了追求GDP而牺牲环境的做法。

潘涛表示,我国建立了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但是尚不完善,这一系统覆盖的范围还不够广。“一些国控源监管得比较严,但是再往下,有些污染源可能就没有纳入常规监测范围。在监测过程中,污染源种类建得也不是很全。另外,这些改革强调了‘全国统一’,这点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一些点位和污染源监控由全国统一监控数据将更权威。”(吴婷婷 邹乐 张璐)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