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政策解读 > 正文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2)

从反映工业品出厂价的PPI指数来看,其仍然处于-4.0%的水平之下,这事实上表明很多企业面临的真实利率超过两位数。PPI指数的通缩趋势也表明企业难以获取利润,何谈偿还银行将近7%利率的贷款?

正是因为企业无利可图,商业银行考虑到其经营风险,才不愿意在贷款利率上进行让步。在货币政策宽松的环境下,商业银行选择将资金出借给风险更低的票据融资以及个人房贷。客观来看,这样的选择是理性的。但对于整体经济运行来说,其只能造成两种结果:一是企业的运营越发困难,另一个则是有心者通过获取相对廉价的票据融资的方式,来为长期投资项目进行资金支持,造成在企业端的“借短放长”行为。

掣肘货币政策放松效果的节点

那么在这样的状况下,央行是否会选择进一步放松呢?答案看似是肯定的,但央行仍然担心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央行首先提出,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中小银行往往愿意付出比大银行更高的资金成本,来吸收存款。在报告中,央行表述为“中小银行则往往是市场价格的追随者,多采取跟随大行定价的策略,利率要略高于大型银行。从市场环境看,受不同地区金融生态、同业竞争环境差异的影响,存款竞争越激烈的地区,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上浮幅度可能越高。”

这样的一种表述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货币政策的无奈,这是因为货币政策是一个总量政策,在实际执行效果中,面临商业银行这样的一种竞争性定价,央行可以选择的政策只能是“定向调控”,但这又从根本上违背了总量调控的客观规律。但事实上,中小银行这样的一种竞争性定价,会成为撬动市场利率上升的一个“边际因素”,这也成为掣肘货币政策放松效果的一个节点。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的趋势是从“以量调节”逐步过渡至“以价调节”,甚至提出了建立利率走廊等想法,在报告中也明示“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货币市场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然而,话锋一转,央行又指出,由于存在软约束等体制机制性问题,金融改革尚在逐步推进,目前完全转向以“价”为目标的时机尚不成熟。

总体来看,央行的报告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自身政策选择的维度。但也可以看出,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货币政策的空间尽管存在,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宏观上来说,整体政策的调节仍然需要多种政策手段的综合协调使用,同时也需要评价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果。将所有的职责都压在货币政策身上,结果将难以避免“过度宽松”。

(作者系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学家)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