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热点观察 > 正文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新机遇

核心提示: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也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新挑战。适应新常态,必须正确认识新挑战,必须努力把握新机遇,必须创新发展新思维,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必须乘势而上有新作为。唯有如此,我国经济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新的发展目标。适应新常态,赢得新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摘要】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也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新挑战。适应新常态,必须正确认识新挑战,必须努力把握新机遇,必须创新发展新思维,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必须乘势而上有新作为。唯有如此,我国经济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新的发展目标。适应新常态,赢得新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关键词】 新常态  新挑战  新机遇  新作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高瞻远瞩、寓意深刻,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新特征作出的科学论断。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概括了新常态九大特征,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常态”意味着发展的机遇与新的增长,也意味着经济发展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与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能否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目标,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问题。

适应新常态,必须正确认识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目前已开始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集约型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一时期既充满新机遇,也充满新挑战。现在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这既需要政策调整,更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这不仅需要时间成本,而且需要巨大的物质成本。改革进入攻坚期,必须通过改革化解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推动经济高效增长,这需要下更大气力和决心。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戒除焦虑心理和烦躁情绪,保持战略上的定力和发展的平常心态,聚焦发展问题,认真练好内功,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适应新常态,必须努力把握新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别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作了全面、系统和准确的概括。可以说,这九种特征反映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全貌,也是新常态面临的重要机遇。目前,经济增长虽然下行压力很大,但仍然处在中高速增长阶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不仅会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市场需求,还会带来更全面、更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结构再平衡,为我国经济提供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结构调整、转变方式、创新驱动都孕育着新的机遇。从区域发展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回旋空间较大。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必将助推新一轮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辩证看待新常态,把压力变动力,把潜力变活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适应新常态,必须创新发展新思维。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追求高速增长;习惯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能源消耗严重,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习惯于政府主导方式,依靠政府短期政策红利,依靠政府吃小灶、开绿灯,依靠政府大包大揽。要适应发展新常态,必须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上尽快加以调整。要从盲目追求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注重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推动经济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适应新常态,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亟待突破,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规则不统一、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财权事权合理划分问题。这些都关系到能否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适应新常态,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在各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适应新常态,必须乘势而上有新作为。无论是应对挑战还是用好机遇,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创新驱动,根本问题还是靠实干。事业是干出来的,等靠要不行,不作为、慢作为更不行。适应新常态,必须乘势而上,引领新常态,敢于担当,有新作为,有大作为。适应新常态,需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主动作为的工作状态,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的改革勇气。当前,要坚决破除畏难情绪,破除观望心态,破除一切不适应新常态的思想意识,对一些不作为、慢作为和懒作为现象,要敢于问责。否则,改革畏首畏尾,发展瞻前顾后,必然影响经济发展既定目标和长远目标的顺利实现。

适应新常态,赢得新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国家行政学院范迪军和深圳龙岗行政学院杨刚勇同志合作汇编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案例选编》,是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常态重要论述的成果。书中的案例主要从全国行政学院系统征集和遴选,许多案例来自基层一线,体现了改革探索的精神,是适应新常态的生动写照,希望这些案例能够为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责编/刘瑞一    美编/于珊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责任编辑:高骊]
标签: 常态   新机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