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国企 > 正文

国企改革取得六大进展 近十项方案有望率先出台(2)

四是在顶层设计方面,本轮国企改革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因而对顶层设计非常重视,原来计划方案是在2014年年底推出,但因为全国情况复杂、难度很大,而且事关重大,时间进度要服从质量,各个方面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争取在春节前推出。顶层设计以“1+N”的形式呈现,即一个国企深化改革的总体指导意见和三四十个相关方面改革的配套文件。目前,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八九个相关配套文件已渐趋成熟,有望率先出台。一些方案已报到国务院改革办,讨论通过后将报由中央深改办讨论。应该说方案大部分都已达成共识,不存在太大争议。

五是地方版的国企改革争先恐后的出台。上海第一家出台后,目前已有二十多家都出台了。但表态的较多,有含金量的相对较少。

六是提出、启动并制定了第一批央企四项改革试点的方案。四项改革包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向董事会授权和向中央企业外派纪检组。目前,方案已下发至企业,将正式开始实施。

员工持股先试点后推开

中国证券报:国资委近日审议了《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继前期四项改革试点后,员工持股将选定一些混改央企进行先行试点,哪些企业和员工符合试点条件呢?推进员工持股需注意哪些问题?

彭建国:员工持股肯定是先试点后推开,可能会选择原来的试点企业来进行,也可能单独来搞。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首先必须明确可以搞员工持股的企业范围,明确企业条件,主要是竞争性业务、规范化治理、市场化经营,因此垄断领域企业和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企业不能搞员工持股。二是关于持股员工范围,既不能搞全员持股和平均、把国有资产作为福利分配,也不能搞MBO,员工持股应该向技术骨干、经营管理骨干倾斜。同时,对员工持股数量也应有严格的限制。三是员工持股要以增资扩股为主,员工可以现金或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出资,不得采取低价折股、送股、垫资等方式。四是不得向员工承诺年度分红回报或设置托底回购条款,持股员工不得优先取得分红收益。企业破产重整和清算,不得优先向员工股东分配财产。五是不得搞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六是严格责任追究。

真正有效的混合应做到三个方面

中国证券报:2015年随着一系列顶层设计方案的下发,从中央到地方,一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潮也即将来临,针对目前存在着不想混,不敢混以及不能混等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混合?上市或者整体上市是不是混改的最终目标?

彭建国:绝大部分国企都对混改抱有极大热情和希望。国企混改对国企高管来说,有两个最大的好处:一是混改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控制会减弱,企业高管手中的自主权力会更大;二是混改后可以搞员工持股,高管层所持股份会较多些。

改革是有底线和红线的,底线就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红线就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国有资产流失更是高压线,在国企反腐高压态势下,谁触线就一定会打死谁,所以顶层设计没有出台、红线没有明确之前害怕触红线,因而“不敢混”的情况确实存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划定不能混改的圈子即负面清单,使大部分在圈子外面的企业都可以混改,而少部分在圈子内的企业则“不能混”。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