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1、政策环境:多轮调整促房地产市场化转型,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稳增长
201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期,各地商品住宅库存量高企,对市场预期的转变进一步影响了整体新开工节奏,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中央政策以“稳”为主,更关注民生保障和顶层制度设计,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户籍改革、棚户区改造等长效机制保障合理购房需求;各地方政府则灵活调整,限购、限贷手段逐步退出,行政干预趋弱,并通过信贷公积金、财政补贴多轮政策调整刺激住房需求,加快库存去化,稳定住房消费。
2、新房:百城价格连续下跌,重点城市供大于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创五年来新低
价格方面,百城价格指数自5月起连续7个月下跌,四季度跌幅收窄,今年以来累计下跌2.25%;十大城市累计下跌0.25%,跌幅显著低于百城。不同城市表现分化,保定、厦门1-11月累计涨幅超过10%,菏泽等9个城市累计跌幅超过10%。
图:2010年6月至今百城住宅均价及环比变化
成交方面,2014年以来市场整体下行,市场成交较去年大幅下降。2014年1-11月,50个代表城市月均成交22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6%,与2012年同期基本持平,分别高出2010年、2011年同期10.6%、24.5%。
图:2010年至今代表城市月度成交量及1-11月月均成交走势
供应方面,近几年大规模成交的住宅用地在2014年集中进入市场,同时销售业绩压力促使房企加大推盘规模,累积效应推动新增供应增长至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 2014年1-11月,20个代表城市住宅月均新批上市15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比2010-2012年同期分别高22.0%、15.1%和20.8%。其中9月单月供应超过2010年同期历史高点。
图:2010年至今代表城市新批上市面积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