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五)印度洋及其北岸的大国地缘政治(4)

陆权、海权的变局与平衡

目前,我们正期待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的和平。由于地理因素继续在起作用,所以根本问题仍然没有改变。欧亚大陆上的均势是我们目前作战的目标之一,建立和维持这种均势将是我们在战争胜利后的目标。所以,为了美国的利益,我们仍要继续同那些设法阻止边缘地区结成一体的强国合作。世界其他两个巨大的强国——俄国和大不列颠——也会感到他们的安全由于欧洲和亚洲建立了某一个霸权而受到威胁。因此,这三个国家可以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制度提供基础。既然这三个国家没有一个能够单独地和孤立地对抗世界的其余部分,那么它们的合作将有利于它们自己的最大利益。12

只有地区破碎才能出现“均势”,斯皮克曼所谓的“均势”,其实就是多个力量对等的对手在相互牵制中动弹不得;而只有借助环绕于欧亚大陆的英国、苏联等边缘大国的力量并与其建立联盟,美国才能达此目的,这是与麦金德理论不同的地方。麦金德理论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总结,而斯皮克曼理论则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合作成功解决世界难题后的理论总结。

“均势”理论对世界版图的影响

为什么欧洲从意大利和德意志南北交界的中间区域开始破碎?这与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教二元冲突历史有关。公元3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衰落后的欧洲迅速兴起,依托意大利,在欧洲世俗王权之外形成了另一个政权实体。与世俗王权一样,它也有完整的税收、法庭、军队和领土主权权利。由此便形成了与世俗王权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就在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南部的交界区域,南北双方相互通过肢解对方领土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样便在这一区域形成“破碎基因”,并由此扩张为欧洲的地缘政治特征。

这一特征让英国大获其利并因此主导了世界近代史:英国从教皇那学会了用肢解版图或者制造“均势”打击对手国家、控制欧洲继而主导世界的策略。海权理论的先驱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说:“均势因素是打开1500年至1800年间的欧洲近代史的钥匙。”13

但是,破碎并不是欧洲版图的原貌。欧洲在罗马时期的整合程度甚至比同期的中国还高。罗马从建立共和政体到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的九百多年间,欧洲基本保持在罗马法统之中,罗马控制着包括地中海在内的欧洲主要地区;而此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从战国到隋朝的历史,其间不知有多少个法统,也不知有多少次破碎,并且都是对称型破碎。有意思的是,在隋之后,欧洲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逆转,中国曾出现的“五胡乱华”的情势在欧洲重演:中国版图越来越大,统一性越来越强,而同期的欧洲却越来越破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欧洲有了政教二元冲突,基督教与欧洲王权的争夺太激烈了。保罗·肯尼迪在其名著《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形象地比喻道:“罗马陷落后任何时期绘制的地图,看起来都像一块用杂色布片补缀起来的被单,这块被单的图案每个世纪都可能不同,但从来没有一种单一的颜色可以用来标明一个统一的帝国。”14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为什么要打倒教权,支持王权,就是因为当时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欧洲二元对立导致的地区破碎带来的危害。他们赞扬中国的原因,也是因为中国的统一性。文艺复兴时伟大的思想家阿利盖利·但丁预见到这一结局,他在《论世界帝国》一书中说:“一个内部互相攻讦的王国必遭毁灭。15”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得干脆简洁:“普世教会乃是导致大一统国家衰落的社会毒瘤。16”汤因比与但丁生活年代虽相差654年,但后者所说的话几乎就是前者的同义反复。

上一页 1 23456...1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印度洋   地缘   大国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