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强化文化认同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先进的理论联系群众,武装群众,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多种文化思潮激烈冲突和网络信息蔓延充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了挑战。文章在文化认同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机遇、挑战、基础、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进行了系统阐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文化认同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125.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认同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文化认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血脉。文化一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文治教化’的缩写形式,在中国人固有的思维中是智慧道德和绝地通天的综合,所以古人习惯用‘文’来追思贤明之人,同时用‘文’作为号召和团结人民的引力。”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从广义上讲,包括物质、精神、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实践及其产物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的精神产物总和。”②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从社会价值观、信仰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界定的。价值观念是其中的核心,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为心理认同、理念认同、精神认同和态度认同等不同的层面;在认同对象上主要是对民族的认同、对国家政权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最高形式是文化认同,具体来说,文化认同是对风俗习惯、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等一些文化内容和形式的认可,是一种群体性的思维意识和行动习惯。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借助文化认同的概念,就是要在文化的载体下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进行创新解读和阐释,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先进科学的思想指导文化,来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进行正确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因此,以“文化”作为切入点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研究是具备现实可能性和必然性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实质要求就是,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真正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信服、学习和信仰,就需要形成我们这里所说的“认同”,从情感和心理上做到自觉接受和认同,而非强制性地灌输和压迫。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是要合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问题,包括政治的认同和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实现的心理基础和根本保障,政治认同则是文化认同的最终表现形式。从字面上来看,文化就是以文化人,蕴含了“化大众”的自身含义,使野蛮变文明从未开化发展到现代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从而实现思想价值观念的大跨越和现代化。“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矛盾激化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多种文化思潮激烈冲突和网络信息蔓延充斥,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人们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念出现了负面化倾向,突出地表现在诚信的匮乏和社会道德丧失。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实现植根和落地,形成受中华民族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思想价值观念成为问题的关键,文化认同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网络媒体价值的影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把双刃剑,伴随着中国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有了新的载体。然而,网络信息的泛滥与网络思想政治宣传阵地的建设缺位,使网络上传播的各种复杂价值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很多人在网络中逐渐迷失自我,失去判断能力,丧失信仰和信念。尤其是当某种价值信仰“本来还没有一定的社会信仰基础时,它也只能凭借着一种无根基的飘浮的形式游离于世,不会形成旺盛的生命力,更不会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当下,价值的自信程度一方面受到文化动荡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文化激荡的方向和结果;失去了价值信仰的人们势必会成为各种形态的‘价值他信’的人群。”④

文化下的全球双重效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生活在地球上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全球化成为了必然趋势,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交流和沟通,然而文化的全球化需要实现跨越本土的文化,促使人们实现本土文化认同机制的超越,对多元文化采取“协商”和“选择”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文化传播的契机。与此同时,文化的全球化势必也会给精神文化领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通过绝对的市场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入文化产品和思想价值观念,在无形之中左右了他国的社会价值观。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首先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这样才可能汲取成长的养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弘扬,可提升国家软实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文化认同的基础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形势下,中央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需要我们首先要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同时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认同程度。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的过程中,不能被当作一种意识形态强加给人民群众,而应作为一门科学让人民群众逐渐认识、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介绍到中国伊始,就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价值观的一部分,逐渐内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并存,这是其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文化,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科学的阐释,而不是作为意识形态去灌输。纯粹的意识形态的阐释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应摒弃生硬的灌输和宣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正确的理论引导人,高尚的情操塑造人,让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使文化认同成为可能。真理的普遍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的首要体现,其内容和形式都具备科学性的特征,本质上要求人民群众将理论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当前之所以出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不明显的尴尬处境,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没有得到人民群众心理上的认同,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抱着怀疑甚至回避的态度。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关键在于文化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价值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只有将科学的理论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只有在正确的实践活动中才会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所以,“人类思维是否具备客观的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类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思维的科学性。”⑤科学并没有国界之分,理论只有具备了现实的意义,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掌握,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生命力所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与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提倡公平正义,反对资本主义压迫的背景下产生,这就使其与生俱来就带有普世性特质,同时也最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和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的普世性特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号召人们实现自由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精神上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应当从历史单线进化的错觉中摆脱出来,确立多元化与一体化对立,统一的文化进步观。而未来的文化,既不可能是本民族文化的原型推进,或外来文化的整体移植,也不可能是中外文化的简单拼凑,而只能是两者的‘化合’,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综汇性再创造。未来的中华文化的各个不同层面,如技术层面、制度层面、风俗层面、观念层面,走向世界一体化的步伐有异,保持民族特性的程度不一,它们分别遵循自身的规律,在世界化与民族化纵横两座标间划出各自的运行轨迹,然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对立统一中阔步前进,描绘出新的华章异彩,则是毋庸置疑的。”⑥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认同   基础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