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区域聚焦 > 正文

北京再出发:全面深化改革的“首都答卷”(3)

唯法:以法治力量为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威胁、谩骂、围攻……丰台区民防局副局长郭建中在清理地下空间群租时,常常会遇到这种场景,但他从不退缩,因为他有强大的“靠山”—法律。

群租已成城市治理痼疾,在北京,地下空间的群租更是城市治理的难中之难,层层转包导致了极其复杂的利益链条,因牵涉人广又陷入了“法不责众”的乱局。

破解“法不责众”,还得靠法治思维。郭建中和他的同事在清理地下空间群租时,对租住者与出租者都晓之以“法”、动之以“法”,理直气壮,使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改革大刀阔斧,如何减少“大刀阔斧”的个人色彩?如何确保“大刀阔斧”的公平正义?北京的答案是:唯法—在法律框架下推进改革!

“开宝马住保障房”现象已被诟病多年。北京正在为保障房立法,草拟中的《北京市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首次明确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同时设置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条件,不是所有人都作为保障对象,主要是针对城镇住房困难的家庭和人员问题。根据草案,保障性住房将采取封闭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保障性住房的销售、交换、退出都需要在法定的空间内进行。

为了给改革凝聚更大社会共识、调动更强社会合力,北京市注重科学立法、严格执法,运用法治的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今年1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经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首次将降低PM2.5纳入立法,明确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目标是降低PM2.5浓度,细化机动车污染防治规定,增加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等内容,并明确严重污染空气者将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为大气防治立法,使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了强大的“法律后盾”。

条例实施以来,在日常执法的基础上,北京市环保与城管两部门联合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大气专项执法周行动。截至8月,全市环保部门重点对燃煤锅炉、防水卷材、家具制造、汽车制造、餐饮、汽修、化工、铸锻、服务业清洁能源改造、常年运行锅炉等行业进行了检查,各区县环保部门共检查各类污染源单位8000余家次,市级环保部门共检查1000余家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单位615家,处罚金额1300余万元。

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全市基本建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市级枢纽网络平台,并于上半年投入运营;设立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目前统筹使用已有资金和新增资金达到19.2亿元。

除了人大立法,政府立法也在为北京市的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保障。今年5月,北京市政府公布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55项立法项目都是围绕北京市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紧迫问题。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副巡视员张国强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立法项目安排上更加实事求是,内容选取主要根据现实紧迫性,同时,有限的立法资源首先用于解决民生问题和城市病。

这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时代,在北京,接踵而来的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隆重庆祝活动、APEC会议、冬奥会申办……北京在时代舞台上的炫目演出,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满怀对事业的豪情激情,始终高举改革大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按照党的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奋力把全面深化首都改革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郭金龙自信地表示。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全面深化改革   北京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