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王金南:让公众真正参与环境治理(3)

生态保护红线制,这是《决定》中提出来的。国土从环境角度来说,无非就是两大功能,一大功能就是提供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安全。没有青藏高原,大家可以想象,中华民族生态环境系统是怎么样的,这就是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安全问题,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跟我们的居住环境、健康这两个功能密切相关。再细分可以分到自然生态保护,生态功能调节,粮食生产,居住建设以及资源开发。目前已经有13个省在做这个试点工作了。在这个概念基础上提出来,划这个区域是无缝的,960万平方公里都划了,都这么一块保护吗?不可能,在这里又划出一块重中之重的红线区。现在生态红线又在扩展,除了大山大沟里画的这些红线,老百姓问了,我旁边污染那么严重没人管,到大山里划红线谁去?我们又提到环境风险红线的问题,概念都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在资源领域里面水资源、耕地资源、湿地、森林、能源、煤炭都有相应提出来的红线概念。

生态文明治理三大路径

在生态文明治理方面,目前有环境税、生态补偿以及环境资产核算等多种手段。

首先说环境税,这个在国务院层面上都已经提出相关方案了。从我们角度来说,希望建立一个独立型的环境税,包括污染排放、污染产品、生态保护、二氧化碳等四个内容在税制设计里面都有一些要求。根据我们的研究,假如说我们都按设计的模式进行,高中低的税收方案分别能获得2400亿到6800亿的财政收入。

对于生态补偿这项制度,目前已经实施得很全面了。国家层面上主要是中央财政每年拿出来几百亿(2012年是780亿)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只要划分到重点生态功能区就可以享受到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今年会增加一点。

有关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放交易,这是财政部和环保部推进的。从目前各地关于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实践来看,污染物价格远远高于碳价格。从环境资产核算看,这是在绿色GDP基础上重启的。不过不同于绿色GDP,在传统GDP里面把资源消耗和环境的损失是减掉的,那环境资产核算方法其实是做了一个加法。意思就是说,地方官员上位后,假如当地环境质量、空气质量真有改善,把改善算你的。比如贵州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得很好,把这块效益也给你加进去。我们减法有一本,加法有一本,最后的本质还是要把事情解决。

总体上来说,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创新改革,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作者系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总工程师)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