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北京自住型商品房弃购尴尬:各方都赔本(2)

数据显示:2013年9月1日至今,北京市共推出61宗住宅用地,其中含自住型商品房地块的项目近50宗,“自住型商品房”和“普通住宅用地”捆绑在一起已是常态,自住型商品房吃钱,与商品房部分必须高价出售形成一对矛盾。这让北京土地,渐显冷意,7月15日,孙河北甸西村地块以46亿元高价起拍,至今无人响应。

相比金隅汇星苑和首创悦都汇高弃购率,即将入市自住型商品房的房企压力更大,公开数据显示:已经有12个自住型商品房项目正在进行联网审核,这些准入市的自住型商品房项目合计供应套数约1.5万套。“我们错过了最佳推出时机。以后每个月都有两三个项目推出,导致后面的项目关注度大不如前,密集的推出导致各个项目之间存在性价比竞争,从申请量供需比初步测算,如果不能拿出地段、价位上的卖点,即便是自住型商品房也会存在销售压力。”北京紫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位人士向记者分析。

方志远建议:“自住型商品房既不是商品房也不是保障房,它只是政府将部分当期土地出让收入以补贴形式给予购房人,同时用开发商拿地绑定这件事情,对增值部分又需要逐步收回,其实还是用土地把政府和居民绑架了,与其把精力花在建设自住型商品房领域,不如踏踏实实地多建设一些公租房。”

都在赔本

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设想,自住型商品房政策是稳定房价长效机制之一,即形成高端有纯商品市场,中段有支撑(自住型商品房),低端有保障(保障房)的调控结构。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一位内部人士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供地模式中,总体上土地开发成本约占土地出让总价的90%(其中拆迁成本占60%),而自住型商品房的土地供应量太大,要想平衡土地财政的整体生态情况,就需要提升北京纯商品房的土地楼面价,结果还是提升了纯商品房的楼面价。”

在这样的土地结构中,自住房的售价倒是大幅向下了,但是为了拉平收益,旁边的商品房“被高端,被豪宅”也就成为不得已的选择了。显然,目前豪宅预售价解禁与此有一定关系。

“自住型商品房已经纳入新建商品房销售系统,因为自住型商品房价格不会高于2.2万元/平方米,所以自然会造成北京楼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下降,但由于纯商品房土地楼面地价攀升,造成豪宅房企,不得不提高售价,2014年北京豪宅市场将会出现巨大压力。”刘春岩表示。豪宅很豪,但在2014年,豪宅看起来不太好卖。  北京市政府原来计划将逐步减少经适房、两限房等产权型保障房,形成公租房、自住型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并立的三元格局,但7月16日北京市住建委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目前并不会减少经适房、两限房,对于自住型商品房的产权回购还正在研究中。(来源:经济观察网)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