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建构新的国家思想形态

——孙中山的知行观与革命精神论

【摘要】由改革维新转变为革命推翻清政府是孙中山思想的大转变,也是其革命道路选择的变更。在思维理论上,孙中山试图把西方与中国的实际融突起来,以建构新的国家思想形态。精神在孙中山哲学理论思维逻辑中具有主导的地位,其哲学理论思维基本上属于心体学的系统,可谓精神心体学。孙中山以“心为万事之本源”的哲学理论思维为指导,反思民主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提出了“知易行难”的反命题“知难行易”。把知行纳在知识论的范围,并与精神和物质的演变过程相联系,有其近代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革命  精神心体学   “知难行易”   “心为万事之本源”

【中图分类号】 B25                     【文献标识码】A

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变法。他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①模仿西法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富强治国的大经大本,欧洲富强的大本不完全在于船坚炮利,在于人、地、物、货的才、利、用、流,若只求船坚炮利,乃是舍本求末,是达不到国家富强的目标的。然而,孙中山的良言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孙中山自述他在澳门行医的时候,“欲以和平手段,渐进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其最要者,则在改行立宪政体,以代专制及腐败的政治。予当时深表同情”,②他以为这是为国利民之事。这时,其思想停留在变法维新的层次,兴中会亦“偏重于请愿上书等方法”。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悍然下诏,不许上书请愿。和平的道路已走不通,“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徐图所以倾覆而变更之者”,③于是,便由改革维新转变为革命推翻清政府。这既是孙中山思想的大转变,亦是其道路选择的变更。后成立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口号。在此革命纲领基础上,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价值目标。

精神与物质关系论

孙中山曾把改革变法希望寄托在清政府和大吏李鸿章等人身上,然而希望落空,只能依靠自己力量及主体战斗精神,奔走四方,组织革命团体,实行武装起义,以推翻清政府。在思想理论上,孙中山基于其学医的自然科学功底及对各国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实地考察和感受,试图把西方与中国的实际融突起来,以建构新的国家思想形态。

孙中山从物质与精神的融突关系中,来阐述其哲学理论思维。他认为精神与物质既相对又合一。“然总括宇宙现象,要不外物质与精神二者,精神虽为物质之对,然实相辅为用。考从前科学未发达时代,往往以精神与物质为绝对分离,而不知二者本合为一。”④他体认到哲学是探索宇宙中物质与精神关系的,两者相辅为用。譬如说人的五官百骸为体,属物质;言语动作为用,属精神。两者相辅不可分离。“若猝然丧失精神,官骸虽具,不能言语,不能动作,用既失,而体亦即成为死物矣。由是观之,世界上仅有物质之体,而无精神之用者,必非人类。人类而失精神,则必非完全独立之人。”⑤人若没有精神,即无灵魂,就不是人类。他认为由于科学的进步,可以制造机器人,虽然在形象上与人无异,但他没有精神灵魂,终究不是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有精神之用,非专恃物质之体也。我既为人,则当发扬我之精神……故革命在乎精神,革命精神者,革命事业之所由产出也。”⑥机器人虽然有人的五官百骸,而没有精神,所以说精神非专恃物质,精神与物质相对相分。然就人类而言,官骸与精神相辅不分,体用一源,合而为一。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形态   思想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