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进入后,这一瓶颈可能被打破。弘毅投资为投资城投控股专门使用了QFLP(合格境外股权投资企业试点)的金融创新形式,用美元投资。这一基金投资进入了城投控股后,国外投资者与企业将风险利益共担,作为股东的一员,国外的投资人会全力以赴为投资企业出主意想办法,这将提升城投控股的国际化程度以及新技术的竞争力。
弘毅投资城投控股后,还将参与企业治理和管理结构的搭建,协助招聘市场人才。
混合所有制要做什么?
以管资本为主,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
上海城投引入弘毅投资是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的一个缩影。2013年9月,上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此外,还形成了若干配套实施意见或办法。
与以往国资国企改革不同,此次上海的改革突出国资改革,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从国资国企改革到“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看上去只是字面的表达不同,实质上是政府职能的一次重大调整:政府将只管国资,而不干涉国企的具体事务。
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中,上海明确,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众公司。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将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管资本为主。为国企松绑,减少审批事项,切实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也就是要落实三个词:“多管、管少、不管”,即国资的事要多管,国企的事要少管,企业经营的事不管。
同时,上海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实施不同的监管方式,突出企业市场属性,逐步实现差异化管理。竞争类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功能类企业,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而公共服务类企业,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稳定、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引入社会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