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国企 > 正文

上海:国资重镇的资本试验(4)

浦发银行、国泰君安、绿地集团等沪上国企将上演并购重组大戏

核心提示: 3月17日早上,浦发银行紧急停牌,被传极有可能低调“求娶”上海信托。当天下午,两家公司在媒体狂轰滥炸下三缄其口,皆以敏感为由避而不谈。

样本之3

绿地集团:大象被蛇吞

就在上海金融国资重组如火如荼时,地产界也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自2013年7月1日起停牌的金丰投资,2014年3月18日复牌,没有任何悬念地开盘涨停,过不了多久,这只代码为600606的股票,将会改为“绿地集团”或“绿地控股”。据金丰投资公告,绿地集团欲通过重组金丰投资实现A股整体上市。重组方案显示,金丰投资拟置出预估值为23亿元的资产,换之以绿地集团预估值为655亿元的资产。 地产巨鳄绿地的借壳上市由此成就A股迄今为止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重组并购案。

本次交易前,绿地集团控股股东为上海地产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交易完成后,公司股东上海地产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星集团、上海城投总公司、上海格林兰持股比例较为接近,均不超过30%,且没有任何一个能单独对绿地集团形成控制关系。绿地集团将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

透视

私募协作的范本

绿地集团新闻发言人王晓东接受 《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借壳还需要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交易还需耗时数月。据记者了解,被公认是“靓女”的绿地,之所以会“情定”知名度一般的金丰投资,背后推手正是上海国资委。

金丰投资的大股东是上海地产集团,相比让绿地的境内资产独立IPO,这种“壳身份”让政府“很放心”。换言之,这场“姻缘”是以董事长张玉良为首的管理层与上海国资委旷日持久的博弈。

不过,尽管有非市场化因素的介入,绿地集团的上市也提供了市场化的样本。据悉,在上海国资委安排借壳上市之前,2013年底,绿地集团吸收了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宁波汇盛聚智、珠海普罗、国投协力等数家具有典型国资改制概念背景私募股权基金加入,以部分股权国退民进的方式尝试混合所有制的探索。

投行观点认为,私募看好绿地是可以借道进入国资,可以利用国资的优势控制周边资源,同时也笃信上市后的丰厚回报。而绿地复杂的股权问题则借私募之手剔除上市障碍。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