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国企 > 正文

上海:国资重镇的资本试验(3)

浦发银行、国泰君安、绿地集团等沪上国企将上演并购重组大戏

核心提示: 3月17日早上,浦发银行紧急停牌,被传极有可能低调“求娶”上海信托。当天下午,两家公司在媒体狂轰滥炸下三缄其口,皆以敏感为由避而不谈。

样本之2

国泰君安:迎娶“小师妹”

浦发与上海信托并不是近期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唯一主角,就在方正证券(601901.SH)与民族证券、宏源证券(000562.SZ)与申银万国好事频传之际,国泰君安和上海证券也“婚事”将近。

记者从多渠道证实,在上海市金融办主导下,尽管关于时机和对价仍存不同说法,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股权的交易细节即将公开。和浦发收购上海信托的背景类似,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也是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同门。

一种说法是:为了不耽误国泰君安上市,两家公司的整合有望在3~6个月内完成,相比华泰证券收购联合证券经过耗时数年的两轮重构,以及方正证券与民族证券定下的5年整合期限,可谓“超音速”。

但也有版本称,为找到更合适的价格,整合进程将在国泰君安IPO后开启。可以肯定的是,5年间不断被传易手他人的上海证券终究花落自家,交银国际、东方证券、平安证券等绯闻对象皆成往事。

透视

再造证券业巨舰

据知情人士透露,交银国际和平安证券的铩羽而归,一是因其银行系背景而卡壳,二是上海国资委一直力主为师出同门的国泰君安和上海证券牵线。就在浦发银行被选作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时,国泰君安也被定位成以券商为主体的金控集团龙头。

决策层想在上海这片金融热土打造第二艘本地券商巨舰,所以在流程上大开绿灯也许并不意外。国泰君安现由上海国际集团持46.74%股权。为急于IPO,国泰君安需摆脱“一参一控” (指实际控制人参股的证券公司不得超过两家、控股的证券公司不得超过一家,不符合该规定的证券公司不能申请上市的规定)的政策束缚,使公司实际控制人上海国际集团只控股一家证券公司,洽购上海证券51%股权,把上海证券的控股权由上海国际集团转入自己囊中就势在必行。

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2年营业收入排名第一的是总部位于北京的中信证券(600030.SH),排名第二的是由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兰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等几大上海国资参股的海通证券(600837.SH,6837.HK),国泰君安排名第三。

2012年,国泰君安营收64亿元,若加上上海证券的7亿元,排名就将超过海通证券。两者相加达到1016亿元资产,有望位居行业第一。推动国泰君安上市后,上海将拥有第二家上市券商。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