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个月,他每天除了上网查看招聘信息,就一直闷在屋里,靠电脑游戏和抽烟排解郁闷。“很孤独,一个人在房间里呆了半年多。”他常常抱怨,中国就业市场并不欢迎他这种四五十岁的人。同时他又很恐慌:“我有危机感啊,以后我生病了怎么办?”
他在屋里闷坏了,有时会步行半个多小时到西湖边上散心。有一天夜里10点多,他路过娃哈哈总部,发现一间办公室亮着黄色的灯光。经验告诉他,老板办公室的灯,跟一般办公室的灯光不同,多是黄色。不久,一辆奔驰车停在了门口,随即那间办公室的灯灭了,一个人走了出来。
“宗庆后!”杨军认出了这位以勤奋著称的超级富豪。他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里见过他,当时宗庆后接受崔永元访问,节目现场解决了两个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他能为农民工解决就业,那我比农民工还是强点吧?于是我就萌发了去找他的念头。”杨军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出路。策划了几个月,终于上演了2013年9月13日的那场闹剧。
被拘捕的那几天,他向警察坦白了犯罪动机——只是想求一份工作。所有人都认为他在撒谎,但他一口咬定自己所说非虚,也没有任何同伙。
拘留15天后,他被放了出来。
离开公安局时,杨军居然一本正经地对警察说:“要不你们别头疼了,把我留在这里当个协警吧。反正我出去了也找不到工作。”警察哭笑不得,只能劝他:“看你也不像那种穷凶极恶的人,回去别再生事了。”
在专人的“护送”下,杨军被遣返苏州。
然而几天后,他亲手写了一封道歉信,买了一箱水果又赶到杭州娃哈哈总部,准备向宗庆后道歉,但被保安一把拦下。他只能把道歉信寄了出去。又过了几天,一位自称娃哈哈公关部经理的人,给杨军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董事长已经收到信了,接受他的道歉,但是工作的事情,不予考虑。
“宗总虽然没有追究,但心里还是对我有排斥。不过也正常,我很理解。”杨军已经意识到,自己和宗庆后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即便强迫交集,也是毫无结果。
跌跌撞撞生意人
一切归于平静,杨军仍然每天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他没有简历,在网上看到合适的工作,就直接打电话或者到招聘现场去。“因为我觉得他们看到我这人,应该会比电话里印象好些。”在与记者的谈话间,他时常习惯性地捋一捋自己的头发。显然,他很在意自己的形象。
杨军随身带着一个棕色手包,里面放着以前做生意的账本,记账的纸已经有点发黄,一看便知有些历史了。这至少可以证明,他曾经是个生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