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4)

(三)发展智能电网要立足于能源安全、清洁、环保、友好发展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四大问题。一是总量供应问题。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6.4亿吨标准煤,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9%、32%左右。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今后较长时期能源供应都面临较大压力。二是资源配置问题。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分布不均衡,全国70%以上的煤炭、水电、风能、太阳能资源都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距离东中部负荷中心,一般都在1000公里以上,依靠现有电网,难以实现这些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三是能源效率问题。我国能源在开发环节,集约化程度偏低;在传输环节,过度依赖输煤,消耗高品质能源来传输低品质能源;在使用环节,大量煤炭仍然直接燃烧,整体能效偏低。能源开发利用全过程效率都需要提高。四是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发展长期追求就地平衡,带来土壤、水质、大气突出污染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以PM2.5为主要特征的大气污染,本质上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能源发展方式的“后天失调”这一对矛盾的长期积累和集中暴露。

发展智能电网,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实现我国能源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安全发展,就是以智能电网为市场载体和配置平台,统筹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促进能源大规模集约开发、大范围优化配置、高效率充分利用,增加供应总量,降低能源强度,减少能源损耗,防止供需失衡,保证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清洁发展,就是通过智能电网促进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发展,改善能源结构,保护自然生态,最大限度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环保发展,就是充分发挥智能电网作用,统筹利用全国环境容量,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提高电气化水平,有效解决东中部地区大气(雾霾)、水质、土壤污染问题。友好发展,就是基于智能电网开放互动优势,灵活适应各类电源发电上网和客户多样化用电需求,使能源开发和消费方便快捷,让生活更加舒适、经济。

(四)发展智能电网要加快推进关键环节突破

一是加快建设特高压网架。以构建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重点,力争到2020年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交流网架和2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具备4.5亿千瓦电力大范围配置能力,满足5.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的需要。二是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建设技术领先、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高效灵活,具备故障自愈能力的智能配电网,适应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加快发展的需要。三是加快提升电网互动能力。建设智能用户管理与双向互动平台,让普通家庭能够通过智能电网实现用户能源管理、移动终端购电、水电气多表集抄、综合信息服务、远程家电控制等,全面提高百姓生活智能化水平。四是加快构建全国电力市场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要以智能电网为载体,构建集能源输送、资源配置、市场交易、客户服务于一体,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电力市场体系。

能否牢牢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中华民族已经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我国新能源、智能电网发展均走在世界前列,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处于有利地位,具备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勇立潮头、引领发展的条件。历史不应重演,机遇稍纵即逝。能源电力行业要自觉承担起历史重托,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巩固和扩大我国在智能电网领域已经形成的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电网   智能   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