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
应重点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
华西都市报:大城市过大,小城镇过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肖金成:超过500万人的城市,就会出现经常说的大城市病。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生活非常不方便。发展城市群,大城市的膨胀速度就会慢下来。而发展城市群就要重点发展区域中心城市。
华西都市报:什么样的城市能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肖金成:城市的规模比较大、聚集的人口就比较多,城市功能就比较健全。以县为例,我国30万人口以下的县大概占了30%,50万以上的县占30%,30万-50万人的县占了40%。多数县城的人口规模一般为20万人左右,很难达到经济规模。
县城规模太小,但省会城市又不可能辐射到整个省,以武汉和广州为例,它们是省会城市中最大的两个,实际上也辐射不到整个省。最大的城市,辐射半径不会超过300公里,纽约辐射半径也不超过300公里。
地级市的中心城区也就是市政府所在地是我们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级市区域人口在500万左右,面积一般1万-2万平方公里,半径50公里左右。
城市群
并非规划出来而是自然形成
华西都市报:但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提城市群的概念。
肖金成:城市群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由于历史、行政体制、地理原因等多种原因促成。
假设100万人的城市辐射半径50-100公里,在其附近崛起一个超大城市,它的辐射半径一下子到200公里,这200公里的半径内可能即覆盖了周边五六个城市。当一个区域具有众多城市,其辐射的边界不太可能分清之后,就形成了城市群。
城市群的概念虽然是学者创造出来的,但城市群本身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或者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
华西都市报:周边地区该如何伴随城市群发展?
肖金成:在城市群内部,原本围绕在核心城市周边的城市,将转变为功能性城市,形成功能分工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城市群可以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群产业和人口非常密集,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华西都市报记者王国平北京报道
人物名片
肖金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9月出生,毕业于辽宁财经大学基建经济系,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