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专家:城市群并非规划出来而是自然形成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专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

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应超过25万人,这样产业链条比较长,各种功能比较完善,才能够循环起来。

城市人口在30万-50万之间比较合适,最少得30万,比较经济的是50万人的城市规模。

发展城市群,大城市的膨胀速度就会慢下来。而发展城市群就要重点发展区域中心城市。

和一般单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学者不同,肖金成观察城镇化问题的时候,还多了一个国土规划的角度。作为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每年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到各地的考察上,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他刚刚考察完长江经济带上几个重要的城市。

肖金成说,我国国土空间很大,但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不大,约60%的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城市建设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土地仅有18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立足国情,城市建设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通过规划完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城镇化

理想城市规模人口50万左右

华西都市报:能不能从国土规划上讲讲,城镇化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

肖金成:从全国的层面来看,国土规划和城镇化应该有三个方面的统筹关系。

一是人口由分散到集聚的变化。城镇化就是一个人口聚集的过程。不管城市还是城镇,它都在聚集人口,不断发生空间格局的变化。

二是集中程度的变化。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但只有18%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城市建设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通过规划完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我国的大城市过大、中等城市过少、小城镇过多。根据区域经济理论,这些都是不太经济的。现在500万人口的城市不少,这些城市规模非常大。但有些城市又非常小,有的小城市不到10万人。

三是城市大小的分布。城市应分不同的层次,一个区域既要有大城市,又要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体系才比较合理。我发现一个情况,我国的大城市过大、中等城市过少、小城镇过多。根据区域经济理论,这些都是不太经济的。现在500万人口的城市不少,这些城市规模非常大。但有些城市又非常小,有的小城市不到10万人,有些小城镇镇域人口不过一两万人。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应超过25万人,这样产业链条比较长,各种功能比较完善,才能够循环起来。城市规模太大,运行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同样也不经济。

我国的消费水平比较低,我觉得城市人口在30万-50万之间比较合适,最少得30万,比较经济的是50万人的城市规模。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城市群   规划   自然形成   肖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