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视野 > 经济 > 正文

中国粮食安全的远忧与近虑(3)

三、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警钟长鸣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所松懈,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年连续增产,产不足需的矛盾明显缓解,供求平衡目标基本实现。但就总体而论,我国的粮食供求平衡是在多种约束之下实现的脆弱的低水平平衡,从发展的视角审视,我国粮食生产既有远虑,又有近忧,粮食供需紧平衡成为常态将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从根本上看,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将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不仅自然条件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潜藏着许多难以逆料的巨大风险,而且现有体制和政策因素的进一步突破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利益制约。

面对现实,我们应当重点从五个主要方面应对我国长期性的粮食安全问题:一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以及有控制地利用国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的供给和保障能力。二是优化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合理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粮农和非粮农的利益关系,构建以提高效益为主线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三是加大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建立从粮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四是加强粮食安全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物流体系,强化其粮食供求的“稳定品”功能。五是大力倡导文明消费,有效扼制粮食消费中的非理性浪费现象。

总之,应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我们既不可迷信“市场能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神话,更需要对国际贸易中被频繁使用的“粮食武器”保持高度警惕。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而言,由于存在诸多解决难度很大的不安全因素,虽尚不可怕但却十分堪忧。任何盲目乐观都是极其危险的,任何麻木懈怠都是不可容忍的。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应有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全力以赴,持久努力。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中国   启示   分配   收入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