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视野 > 文史 > 正文

留住“读书的声音”

——关于中华吟诵传承与推广的调研与思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古读书皆吟诵,以前所谓“读书声”,今天称为“吟诵”。千年以来,吟诵在学堂里和文人之间代代相传。而近百年来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吟诵逐渐淡出课堂、淡出国人的记忆,传承千年以上的“读书声”濒临失传。要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传统文化,必须从抢救文化的声音——“读书声”开始。

编者按

5月28日,光明日报曾刊发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南开大学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关于传统吟诵的调查与思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项目的另一个研究团队——首都师范大学课题组,从2004年起围绕中华传统吟诵对全国吟诵传人进行了抢救性采录。为了推动传统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我们特邀首都师范大学课题组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此报告。我们希望这一组报告,能进一步引发社会的关注,进而对弘扬包括吟诵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图1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地区分布(人数)

吟诵曾经是私塾、官学里读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每个中国学生、文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吟诵也是我国古代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一,吟诵讲究字正腔圆,也就是声母、韵母、声调都很清楚,而且一般拖得比较长,所以在儿童启蒙教学阶段,可用来识字正音。其二,吟诵又是一种用声音表达的理解,或是感性的体悟,吟诵教学法与讲解教学相配合,作用巨大。其三,吟诵对于教育的最明显的功用,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古人形容儒家的学校,常说“书声琅琅”,即读书声美妙动听,又说“弦歌不绝”,就是学校里随处都有歌声,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吟诵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最后,吟诵还是人格和品性培养的重要方法。吟诵的形式圆润而大方,真诚而高雅,这种外在形式之中,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从20世纪初开始,私塾教育体系开始瓦解,引进西方教育体系的新式学堂对吟诵持普遍排斥的态度。民国时期,吟诵主要在极少量私塾里传承,部分书香家庭以家传方式传承,在学堂、大学里的传承几乎寥寥无几。建国后,有极少量家传和师生私传。

自2004年起,首都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开始在全国寻找会吟诵的读书人,展开对传统吟诵的抢救性采录。现将初步成果梳理如下:

传承现状

⒈全国吟诵传人数量极少

课题组对27个省(市、区)的吟诵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目前已调查过全国1/10左右的地区,搜集到已去世吟诵者影音资料的有476人,亲自采录653人,合计共有1129人,另有100多人待采录。因调查时一般通过社会团体、教育系统和私人关系同时进行,可找到区县级吟诵传人中的大多数,非全部。据现有数据推算,全国吟诵传人在5000人到10000人左右。数量看似不少,但平均到每个区县为两到三个人。因吟诵的读音依据方言系统,旋律多与地方音乐有关,每个地区的发音不同,吟诵方式也不同。同一区县内的两三个人几乎是该地区传承千年以上独特读书声的最后传人。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
标签: 中华   声音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