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视野 > 经济 > 正文

如何看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其中力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推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9.2%,从国际对比来看,任何国家都没出现过能耗水平在短时间内能下降如此之快。“十二五”的目标是单位GDP能耗再下降16%。除了节能减排,人们注意到,新一届政府更加注重食品药品安全,着力推动安全发展,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同时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较大,人们担心为了稳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会不会又回到过去的老路上,转型升级的步伐会不会减缓?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没有政府行为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难以进行

我国一直在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转型的大方向是什么?冯飞说:“我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整体方向应该是以扩大内需为目标,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和包容发展。”

近期,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老百姓对此意见比较大,在应对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管理方式逐渐从过于强调前置性审批转到以过程监管为主,更加强调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仅是食品药品安全,新一届政府十分注重把应对挑战、处理公共突发事件作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比如应对禽流感疫情时,着力推动畜禽业转型升级。在抓安全生产、环境安全过程中,把促进清洁生产、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等。

与此同时,我国越来越注重创新发展。冯飞说:“比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别于存量的产业升级,这是一种增量发展的思路。新兴产业的发展,又能支撑和服务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辅相成。这种创新驱动的新型产业发展,让我国经济发展能够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实现结构升级。”

经济转型首先要做的是体制机制转型。没有体制机制的转型、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难以进行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转型升级,新一届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促进转型升级。我们现有的体制基本上是为实现规模和速度扩张服务的,但在转型的时候,特别是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现行的体制机制反而形成了约束。在体制机制的问题上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核心是解决政府行政审批事项过多。最近,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62项行政审批事项,拉开了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

增速下滑倒逼转型升级,经历痛苦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转型升级的步伐会不会减缓?冯飞说:“我想中国经济是远忧大于近虑,所谓远忧就是我们现在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突出特点就是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一些因素如今正在消失,过去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比如要素低成本等正削弱,亟待形成新的经济驱动力量和与现阶段相适应的比较优势。”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