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将减负成果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在基层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描绘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的真实图景。10月28日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实实在在为基层松绑的坚定决心,也为彻底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感知民生冷暖最直接的“神经末梢”。此次会议聚焦问题、精准发力,为基层“松绑赋能”,让政策温暖更好惠及一线,使治理效能深植基层。

减负工作,贵在精准,重在实效。会议提出的纠治违规变相开展评比表彰、推进“一表通”建设等实招,让减负成果可感可知。重庆构建“一表通”智能报表,实现数据“一次填报”,基层报表量减少逾七成;江苏连云港推行执法“综合查一次”,变“多头执法”为“一次到位”,显著减轻企业迎检负担,让干部从过多台账事务中解脱出来。这样的减负,真正做到了减到实处、减出温度。

为基层减负,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激发基层活力。须深刻认识到,“减负”与“赋能”相辅相成:减负,减去的是不必要的事务性负担;赋能,增加的是干事创业的空间与能力。只有将减负成果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让基层运转更高效、服务群众更精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党内法规形式确立了长期有效的“硬杠杠”,通过“做减法”为“做加法”创造更好条件。坚持制度保障与正向激励双管齐下,形成“减负—赋能—增效”的良性循环。

减负成效怎么样,关键要看基层干部是否更有干劲、人民群众是否更加满意。中央和国家机关坚持以上率下、带头转变作风,是力戒形式主义、推动基层减负走实走深的关键。当前,减负正从表面向深层推进,呈现出常态长效、持续深化的良好态势。推动基层干部摆脱不必要负担、轻装上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的重要保障。

为基层“松绑”,就是为治理“增效”;向形式主义“亮剑”,就是向实干担当“致敬”。唯有坚持一抓到底,方能换来基层的活力奔涌,赢得群众的真心笑容。(孙宏海)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