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群众幸福加码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突破点和支撑点,持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一系列顺民意、解民难、助民生的大事好事,让现代化成果不断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实践充分表明,党的领导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再次彰显了党中央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总抓手,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力。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统筹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激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缺人才、留不住人等问题,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掣肘。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内育外引”相结合,既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训,全方位培育本地人才;也“筑巢引凤”,拓宽乡村人才来源,搭建能使各方面人才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盘活农村各种人才要素,让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亿万农民的家园故土。无论是乡村建设还是村庄撤并,无论是农业供给侧改革还是基层治理改革,都需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带着问题走村入户、谈心交流,在拉家常中听真话、摸实情,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让行动始终对准群众需求。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繁荣乡村文化等方面用实劲、出实招、求实效,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全面振兴是必经之路。唯有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把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作为重点来抓,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能真正惠民生、暖民心,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杨迪、李尧)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