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牢固根基,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以强基固本全力筑牢基层治理“坚强堡垒”,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宏伟蓝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能力强基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基层党组织的强健与否,关键在于其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深化“头雁”工程,通过专题培训、跨域挂职、老带新结对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工作者在党建实务、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坚持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推行“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打造“智慧社区”,整合人口、资源、服务数据,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汇聚、服务在网格开展,有效破解治理难题,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以路径提优增强基层治理“服务力”。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必须推动基层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完善“民呼我为”工作机制,落实“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民主协商、党员联户等制度,确保群众诉求有处说、困难有人帮。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功能,引入社会组织和专业力量,提供养老托幼、就业辅导、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围绕重点群体,通过将服务送到家门口、做到心坎上,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民心汇聚树牢基层治理“风向标”。基层治理最终的评判依据是民心民意,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将“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督促干部多坐板凳炕头、多听家长里短,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中增进感情、掌握实情。深化廉政警示教育,坚持以案释法、以案促治,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负面清单划清纪律底线、厚植为民情怀。积极选树、宣传基层“最美干部”“服务标兵”等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甘于奉献的浓厚氛围。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一个个“坚强堡垒”连点成线、聚线成面,不断织密组织体系、优化服务供给、凝聚党心民心,共同托举起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街道党建办 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