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学思践悟 > 正文

【党建创新】精准聚焦强化作风建设

党建创新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而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作为干部队伍中的“关键少数”与“中坚力量”,其作风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须精准聚焦这三类群体,强化作风教育引导,以干部素养之“优”铸作风之“实”,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作风屏障。

紧盯“新提拔干部”履新节点,把稳作风“方向盘”。新提拔干部刚走上新领导岗位,面临角色转变、职责加重、考验增多的新情况,及时有效的作风教育,直接关乎其行正走稳。要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把作风教育作为任职培训的“必修课”,通过情景模拟、廉政谈话、案例警示等方式,为新提拔干部划出行为边界、注入“清醒剂”,系好履新“第一粒扣子”。要建立新提拔干部作风“成长档案”,由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联动评估其履职表现和作风状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要探索建立新提拔干部“回炉淬火”机制,对在履职评估中发现作风问题突出、群众满意度低的干部,及时组织到党性教育基地进行封闭培训,重温初心使命,重新校准行为坐标。

培育“年轻干部”成长沃土,锻造作风“生力军”。年轻干部是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深化的“新鲜血液”,普遍都具备高学历、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但也存在基层经验不足、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待提升、作风历练需加强的短板。要健全年轻干部基层历练“蹲苗”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是锤炼作风“大熔炉”的作用,安排到乡村全面振兴一线、信访维稳前沿、重大项目现场等矛盾多、任务重、条件苦的岗位锻炼,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涵养为民情怀。要搭建年轻干部作风“导师帮带”平台,由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传授群众工作方法、作风建设经验,帮助其褪去“书生气”、沾上“泥土香”。要持续关注年轻干部成长动态,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思想困惑,通过严管与厚爱激发内生动力,引导其主动锤炼优良作风。

筑牢“关键岗位干部”廉洁防线,守好作风“责任田”。关键岗位干部身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要环节,是作风建设的“关键枢纽”,其作风状况直接关系政策执行效果、资源使用效率和群众切身利益。要织密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护网”,结合岗位特点精准梳理风险点,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推进信息公开,压缩自由裁量空间,从源头上筑牢“防火墙”。要推行常态化轮岗交流机制,打破岗位“板结层”,对在同一关键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适时进行轮岗交流,既防范廉政风险,又盘活干部资源,激发干部在新岗位上的干事活力。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整合内部监督、巡视巡察、社会监督等力量,形成全方位“监督探照灯”,对关键岗位干部作风和腐败问题坚持“零容忍”,以强震慑倒逼干部依法用权、廉洁履职。(高密市委组织部 王艳)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