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左店镇陆桥社区的田间地头一派秋收繁忙景象:连片的果树下,金黄的秋月梨压弯枝头,村民们挎着竹篮,细心采摘;不远处的大棚里,红彤彤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饱满的豆角挂满藤蔓,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采摘、分拣、装车。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离不开长丰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的持续帮扶。
几年前,陆桥社区虽有一定农业种植基础,但多以传统粮食作物为主,效益较低、抗风险能力弱,村民增收渠道有限。长丰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后,队长张政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确定以发展特色果蔬产业为突破口,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基础设施难题,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资源,推动陆桥社区建起98座现代钢架大棚,总面积达112亩。这些大棚配备通风、灌溉、温控等设施,不仅能抵御不良气候,还可延长果蔬生长周期,实现错峰上市。大棚建成后,工作队又牵头引进优质果蔬品种,对接山东、江苏等地种苗供应商,为种植户提供可靠保障。
如今,这些大棚已成为社区果蔬产业的“核心阵地”,种植的草莓、西红柿、青萝卜等作物品质优良,赢得市场认可,既丰富了周边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成为推动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驻村工作队指导下,陆桥社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立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优势,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规模发展”原则,推动果蔬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型。
种植大户胡成永承包了5座大棚,主要种植草莓和西红柿。他介绍:“蔬菜产业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像大棚小番茄,管理得当每月可采收一次,资金周转快。”谈及发展中的帮扶,他感慨:“起初我们缺技术、少经验,工作队不仅帮助协调贷款、办理保险,还联系专家指导。如今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和冷藏保鲜设备,蔬菜保鲜期延长,销售范围扩大,‘长丰草莓’‘长丰青萝卜’等品牌越叫越响,每年增收数万元,实实在在受益。”
技术是果蔬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针对部分村民缺乏专业种植技能,导致果蔬品质不均、产量不稳等问题,驻村工作队精准施策,推出“技术帮扶套餐”:一方面,安排专业人员定期上门,提供土壤改良、机械化操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对一指导;另一方面,根据作物生长时节,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开设“田间课堂”,在大棚、田埂现场示范种植、管理和防治技术,手把手教学。
果蔬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陆桥社区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也创造了大量本地就业岗位,助力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64岁的朱红娟将家中3亩土地流转给社区果蔬基地,每年获得稳定租金。她表示:“以前种地靠天吃饭,一年忙到头收入有限。如今土地流转出去,我在基地摘菜、分拣,日收入百余元,比外出务工更划算。”
张政介绍,基地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户和留守妇女,有效帮助群众增收,激发大家参与社区发展的积极性。目前,陆桥社区果蔬基地常年雇佣本地村民参与种植、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村民收入稳步增长。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在长丰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的全链条帮扶下,陆桥社区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下一步,陆桥社区将继续做大做强特色果蔬产业,进一步打响“陆桥蔬菜”品牌,推动产业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深度转型,不断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刘欣 王明礼 童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