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石,也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鲜明标志。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和事业兴旺发达。面对新征程新挑战,必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植于心、厚植于行,持续锻造优良作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勤学深悟,筑牢思想根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首在破除思想迷雾,筑牢信仰之基。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更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常学常新中提升政治站位,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应将中央八项规定作为终身必修课,通过“三会一课”、专题培训、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入脑入心。如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讨”“重温入党誓词+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强学习感染力,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只有在思想深处勤掸“思想尘”、常破“心中贼”,才能形成“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
知行合一,实践彰显实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于转化为实际行动。要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严格执行,形成“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例如,要紧盯节日期间“四风”问题,开展专项监督,严防“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现象。工作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等各环节,坚持“四不两直”调研方法,减少陪同接待,直面群众需求。同时,注重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如通过“民声通道”“屋场贴心会”等方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推动作风整改贴近民生、取得实效。通过实践的反复锤炼,使遵规守纪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和日常习惯。
固化成果,实现常态长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要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要完善制度体系,将中央八项规定要求细化为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方面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强化监督问责,贯通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监测平台等技术手段,构建“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监督网络,让隐形问题无处藏身。在文化浸润方面,要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陋习,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通过实施“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闭环管理,将整改成效与干部考核评价挂钩,推动党员干部深化“不想腐”的自觉。通过制度约束与文化滋养双轮驱动,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深入人心。(孙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