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典型经验 > 正文

【乡村全面振兴】党建引领什贴古村焕新韵

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什贴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兼顾文化保护传承与现代产业发展,相继荣获“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并成功推动获评“中国金黄米之乡”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1

党建领航赋能,筑牢古村振兴根基。党的领导是“三农”工作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什贴村党委从三方面着手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一是成立企业支部。实施村企党组织联建,整合资源,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资金缺乏、动力不足等问题。二是吸纳能人入党。积极团结有眼界有资源、带动能力强的能人加入党组织,既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动力,又给优秀人才提供了施展舞台。三是培训党员技能。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对党员开展种养技术、电子商务等技能课程培训,鼓励党员带头先行先试,培植乡村发展“样板”。通过党建赋能,什贴村发展取得“1+1大于2”的效果,振兴根基更加牢固。

文化保护传承,延续古村千年文脉。文化是乡村的魂,什贴村多措并举保护传承文脉。一是文化活动丰富。以“留住乡愁,铸魂古镇”为主线,组织“谷子开镰节”、书画展演、马拉松赛、“什贴村晚”等多场文化活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在村农民文化广场举行,科技元素贯穿始终,无人机表演“出圈”。二是文化古迹保护。“抢救性”修复“中华传统文化苑”;修缮原什贴村南阁、北阁、西廊亭等古迹,让文化遗产“活下来”。三是传统文化传承。组织专业人员和乡贤人士集体创作出版描述什贴前世今生的书籍《大道什贴》;打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壁画主题街区;落成160米“茶马古道”非遗砖雕墙并得到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创建什贴农民文化广场、什贴农耕展示博物馆、什贴非遗产品展示馆等,让传统文化“传下来”。

图片3

现代产业发展,激活古村造血动能。产业兴则乡村兴。什贴村与华顿公司进行“村企合作”,打造以现代农业、古镇文旅、生态康养、民宿旅居为主体的四大产业基地,构建“华顿·什贴”乡村振兴综合体。一是现代农业势头强劲。创建“什丰谷”什贴小米知名品牌,获“中国好小米”和“山西省好粮油产品”称号。建成小杂粮有机旱作示范基地、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试验田、“中国金黄米”技术研发中心。打造“种养加储运销”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古镇文旅模式多样。以非遗传承为依托的研学游年研学量三千余人;以农博馆为依托的场馆游自开馆以来吸引三万多人次游客驻足;以油菜花节为依托的节庆游和以采摘为依托的观光游显著提升了什贴村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生态康养优势突出。谋划实施什贴温泉康养小镇项目,建立适宜四季嬉水的室内外水上乐园和由温泉浴城、休闲汤都及SPA水疗中心三部分组成的温泉世界。四是民宿旅居主题鲜明。整合空闲房屋资源,化零为整,集中改建成古村落主题民宿,目前已有7家民宿、12户农户具备租赁功能。

下一步,什贴村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锚定“文化保护传承”与“现代产业发展”双主线,从“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向“乡村全面振兴标杆”跨越式迈进。(中国共产党榆次区乌金山镇委员会)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