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学思践悟 > 正文

【党建创新】以实干成就事业 以担当诠释忠诚

党建创新

党员干部的作风与作为,关系事业兴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以实干为底色,扛起责任、践行担当。

实干是履职尽责的根本所在。工作中,唯有将精力投入到实际行动中,方能推动各项事务落地生根。以基层工作为例,若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空谈政策,而不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政策便成了无本之木。党员干部只有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像李保国那样扎根太行山区,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科技扶贫,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赢得民心。每一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离不开党员干部脚踏实地的实干。

实干体现作风建设的真实成效。作风建设不是虚浮的口号,而是要看实际行动的成效。党员干部以实干姿态展现的,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做到不回避、不推诿,主动担当作为。比如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地方领导干部决不能因短期经济利益而妥协,要坚持真抓实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守护绿水青山。这种实干的作风,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更能在团队中形成良好氛围,让实干成为集体的行动准则。

实干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党员干部唯有以实干为帆,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在经济建设领域,干部们通过实地调研市场、精准制定产业政策,推动本地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在科技创新方面,科研团队的党员骨干们埋头实验室,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每一次实干,都是为事业发展添砖加瓦,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

党员干部应将实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从小事抓起,以钉钉子精神扎实完成每一项任务,以实干赢得群众信任,以实干推动事业进步,让实干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为地方发展、国家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大关县委组织部 向德强)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