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绵延不绝的道德规范;作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为风貌,两者紧密相连、同气连枝。党员干部的家风,不仅事关个人作风形象,更关联党和社会的风气。党员干部应将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优良作风涵养淳正家风、以淳正家风促进优良作风,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正家风以为本,立修身之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党员干部修身齐家的重要内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家风。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做事。通过勤于自省、格物致知,克制私欲、端正心念,做到言行合一、慎独谨微。在家庭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勤俭持家、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夫妻相处等方面作出表率,引导家人爱国爱家,遵纪守法,不利用职权为家人谋取私利,自觉抵制腐败诱惑,以实际行动展现党员品质,以“行胜于言”的态度建设好家风。
淳家风以清源,固清廉之堤。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不仅是个人道德的“试金石”,更是抵御腐败的“防火墙”。因此,涵养好作风,必须从净化家风这个源头活水做起。党员干部要注重培养家人的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通过共读廉政书籍、共赏家风故事、共话廉洁心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共识;与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家规家训,明确“不许利用职权谋私利”“不许打着旗号办私事”“不许搞特殊化”等要求,将其写进家训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家人清楚权力与私利的界限。家人之间要常吹“廉洁风”、勤念“监督经”,在面临诱惑时及时提醒、果断劝阻,将家风建设为坚不可摧的“廉洁堤坝”。
扬家风以化人,成清朗之峰。家风的能量,绝非止于一家一户。家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中坚力量,在传承和发扬家风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责任。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优良的作风辐射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在家庭生活中,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包容、扶持鼓励,以良好家风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家风建设活动以及党员志愿服务等,通过点滴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优良家风的感染力,带动更多人投身社会文明建设。此外,党员干部还要在家庭文化建设中走在前、做表率,组织并参与各类家庭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崇尚美德、和谐向善的社会风尚,以家庭小环境的清风正气涵养社会大环境的清朗风气。(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纪委监委 王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