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是共产党人淬炼思想、滋养初心的精神殿堂,是党的肌体保持活力与先进性的重要源泉。作为党务工作者、授课者,要能沉下去、动脑筋、下功夫,以内容为王、以创新为要、以实效为本,让“本味”“鲜味”“情味”三味调和,让党课成为党员思想的“补给站”、能力的“加油站”、行动的“指挥所”。
理论入味,党课有“本味”出色。党课姓“党”,其“本味”就在于鲜明的党性原则、政治属性和价值导向。这“本味”,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味道,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信仰味道,也是区别于其他一般课程或讲座的独特标识。授课者必须坚守政治定位,旗帜鲜明地传播党的主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解读党的政策、讲述党的历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定政治立场;要善于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具体感知,将抽象逻辑转化为生动事例,用朴实语言阐释深刻道理,用鲜活案例解码理论价值,做到主题不偏、主线不散、本质不变,确保“本味”纯正浓郁。
实践生香,党课有“鲜味”出新。实践是党课最深厚的源泉,鲜味是党课最动人的特质,有助于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一堂好的党课,应当扎根火热实践,从改革发展一线汲取养分,用鲜活案例诠释深刻道理。在内容上聚焦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回应时代之问、实践之需、党员之盼;敢于并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用源源不断的实践活水浇灌理论之花,剖析难点、解惑释疑。可探索走出会议室,走进红色遗址、生产车间、田间地头、社区网格,打造“实景课堂”;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微视频、情景模拟、互动研讨、艺术演绎等方式,变“一人讲”为“大家谈”,变“灌输式”为“体验式”,使党课的内容与听众的工作生活产生强关联,能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人深思、感悟,产生共鸣。
真情动人,党课有“情味”出彩。党课是锤炼党性的熔炉,是滋养初心的甘泉,真情最能动人,情味最能回味。一堂有温度的党课,要关注党员的思想困惑和情感需求,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引人入胜的叙事,把“党言党语”转化为“青言青语”“网言网语”或朴实无华的“方言土语”,注入真情实感,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传递那份炽热的理想信念;分享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体现那份真挚的为民情怀;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展现那份深沉的时代担当。用发自内心的信仰力量感染人,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打动人,让党课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人文的温度,让党员在情感认同中强化理论认同,使深刻道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入耳入脑入心,产生共情。(砚山县纪委监委特约网评员 罗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