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实践案例 > 正文

【实践案例】扎根雪域固本强基 立足高原深耕细作

——四川省甘孜州军地合力推进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纪实

实践案例

一部可推广借鉴的教学示范片、一套规范统一的软件建设资料、一套完善实用的硬件设施建设标准、一本完整齐全的法规政策汇编……今年9月,四川省甘孜州召开新时代基层人民武装工作会议,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集中展示建设成果,推广抓建经验。

“立足雪域固本强基,扎根高原精耕细作”。近年来,甘孜州军地紧紧抓住“高原地区、民族地区、艰苦地区”的地域特点,以党建引领为根本、以基础建设为支撑、以练兵备战为核心,持续推进基层人武部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有力提升了康巴高原地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2023年,泸定县人武部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人武部”。2025年,甘孜州军地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强化政治引领,打造“贡嘎专武”过硬队伍

“如何加强民兵预建党组织建设?如何提升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质效?如何高效激发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3月,在甘孜军分区党委扩大会议上,军地领导与各县(市)人武部主官围绕民兵党组织建设、政治教育落实、干部履职情况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逐一查找短板、制定整改措施。这是甘孜州建立“军地联动、常态督建”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

“抓武装工作,首要抓思想政治建设。”甘孜军分区领导介绍,过去由于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部分基层武装部存在组织功能弱化、教育落实不到位、干部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在全州专武干部中开展“学强军思想、干强军事业、当国动先锋”经常性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解决“专武不爱武、专武不务武、专武不精武”的问题。在全州人民武装系统开展“挂荣誉奖章、当国动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挖掘培养宣扬“五类先进典型”,推动党管武装工作落地见效。

针对专武部长兼职多、流动性大等问题,甘孜州军地联合制定《甘孜州基层人民武装部长履职实施细则(试行)》,推行“联建联抓、联训联管、联考联评”工作机制,坚持“实绩导向、群众公认、优中选优”原则,实行“资格认证+年度考评+动态调整”机制,有效激发了专武干部队伍活力。近3年来,全州共有20余名专武干部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被优先提职使用。

筑牢备战根基,夯实“雪域阵地”基层建设

甘孜州地处川西高原,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气候恶劣、地形复杂,长期以来,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场地缺、器材旧、保障难”等现实困难。2023年,在一次战备拉动检查中,某县人武部因装备器材老化、应急响应迟缓被通报批评。

“问题暴露在哪里,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军分区立即成立联合工作组,深入18个县(市)开展调研,摸清底数、找准症结,制定《甘孜军分区人武部规范化建设达标方案》,明确各类软硬件建设标准。以规范化夯根基,以战斗文化铸魂,坚持从“达标”向“创优”转变,从“硬件”向“效能”转变,全力打造功能完备、反应快速、适应高原的国防动员“雪域阵地”。

今年上半年,全州共计投入1200万余元,基层人武部正规化达标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历史性突破,262个乡(镇)基层武装部如期达标,添置配备高原型炊事车、北斗卫星通讯、地震生命探测仪等装备,补充防寒、防缺氧、防紫外线等被装和医疗器材,极大改善了基层武装部的硬件条件。特别是在石渠、理塘等高海拔地区,建成了具备供暖供氧功能的“高原堡垒型”武装部,确保人员在高寒条件下能正常工作和训练。“过去器材短缺、场地简陋,如今战备库室齐全、训练设施完善,真是旧貌换新颜!”谈起基层武装部的变化,理塘县武装部部长深有感触。

与此同时,甘孜军分区整合现有军地资源,建立覆盖全州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将公安“天眼”监控、水文气象监测、交通管理、应急通信等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信息指挥网络。在去年“3·15”雅江山火扑救中,人武部通过指挥平台调度民兵应急分队45分钟抵达现场,2小时内成功转移受困群众百余人,为圆满完成山火扑救任务提供了可靠支撑。

如今,甘孜州262个乡镇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全部达优,统一的门牌标识清晰醒目、配套的应急装备器材一应俱全,做到了战备有库室、训练有场地、应急有器材、工作有场所,基层建设面貌焕然一新,“雪域阵地”真正成为巩固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坚强战斗堡垒。

聚焦练兵备战,锻造“康巴民兵”高原卫士

今年6月,甘孜州举行高原高寒条件下抗震救灾比武演练,民兵应急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集结、机动、侦察、救援等任务,展现出了良好的实战素养。

“练兵备战是武装工作的根本指向。”甘孜军分区领导表示,过去由于组训力量弱、训练场地少、保障难度大,民兵训练存在“人员难集中、内容难落实、质量难保证”等问题。为此,军分区推行“联学、联训、联考、联评、联演”新模式,重点突出高原机动、野外生存、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课目训练,着力打造一支“忠党爱国、勇毅尚武、情怀大义、戍守康藏”的新时代“康巴民兵”队伍。

为进一步压实训练责任,军地还建立“双向问责”机制,对训练组织不力、参训率不达标、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责任人。今年以来,已有3个县因训练落实不到位被通报,2名专武干部被调整岗位。

近年来,甘孜军分区每年动员民兵2万余人次,全力投入地方维稳执勤、抗震救灾、火灾扑救等急难险重任务。在“9·5”泸定6.8级地震救援中,涌现出“康定母子民兵”“最美女民兵”等受到中央媒体广泛报道的先进群体,生动诠释了“康巴民兵”忠诚担当的高原卫士形象。如今,行走在各民兵训练基地,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练兵备战氛围——高原体能强化、无人机精准操作、图像智能判读、高原救灾合成演练……一切训练向实战对接,一切行动按打赢标准。

(作者:冉培宗  孟庆勇)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