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规矩”锻造“好作风”,“好作风”催生“真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作风建设政治责任,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铁规矩锻造好作风,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为民造福。将殷切嘱托转化为生动实践,关键在于每一位党员干部精准把握并践行“为”的尺度与方向。新征程上,党员干部须以“担当作为”彰显初心,以“精准善为”提升质效,以“克己慎行”筑牢底线,让每一份作为都经得起实践与民心的检验。
以“担当作为”,摒弃“力所能及而不为”。为官避事平生耻。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也能展示其政治品格。当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诉求多样,既有产业升级、乡村全面振兴等“发展大事”,也有老旧小区改造、就业就医等“民生小事”。每一项任务都考验着干部的担当精神,每一个难题都需要干部主动破局。须摒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惰性,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切实扛起岗位担当。要主动倾听群众声音、回应群众期待,以解决群众关切为目标,让担当的每一步都贴合群众利益。要树牢“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的意识,主动跨前一步、多做一分,面对难点堵点敢于迎难而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达成从“要我作为”到“我要作为”的思想转变。
以“精准善为”,破除“务虚弃实伪作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伪作为”看似在干,实则力气用错地方、功夫下不到点上,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让矛盾积累、问题升级。广大党员干部需坚持以“精准”破局,坚决摒弃“凭经验拍脑袋”的粗放决策,克服“大干快上”的浮躁心态,沉下身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做实“蹲点式”摸排,把问题的本质找准,将群众的诉求摸清。要坚持以“绣花功夫”精耕细练,凡事精细谋划、精准施策,确保每一分力量都用在刀刃上、每一项成效都经得起检验。
以“克己慎行”,力戒“逾越底线胡乱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党的各项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也是给党员干部划出的“安全线”。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校准“为”的标尺,以“时时自警”的清醒筑牢思想防线,主动把党纪党规作为日常行为的“紧箍咒”,自觉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于细微处守牢底线;以“事事守规”的自觉规范权力运行,决策时多问“是否符合群众利益”,行动前多想“是否触碰纪律红线”,坚决杜绝“打擦边球”“搞变通”;以“处处从严”的担当自觉接受监督,将组织与群众监督当作“护身符”,在红脸出汗中校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