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锤炼实践本领 走好基层之路

基层是锤炼本领的大熔炉。乡村的广阔天地、基层治理的每个细节,都在呼唤青年干部用脚步丈量热土,以实干回应民声。对于新入职的基层干部来说,面对时代的新挑战,更需以创新思维开拓新局,于变革中捕捉机遇,探寻属于自己的实践路径。

增强韧劲,厚积直面基层的底气。在基层的各项工作中,政策法规是我们的“基本功”,民情民意是我们的“战术本”,复杂矛盾调解则是高强度的“实践训练”。要在田间地头学方言、在百姓家中拉家常、在矛盾调处现场解心结,在一次次与群众直接接触中拉近距离、增长才干。在基层没有“速成班”,若想在基层这个舞台上绽放光芒,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练就“硬功夫”,真正沉下心、扎下根,深入田间地头、厂房街区,摸清吃透本地本村的文化传统、产业优势、资源禀赋等核心要素。在政策宣讲、纪法宣传等工作中提升能力,才能在群众需要时拥有攻坚克难的底气,交出为民服务的“满分答卷”。

激发闯劲,锤炼锐意进取的勇气。要想成为有作为的基层工作者,就得有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当与群众沟通不畅,当调研数据与预期不符,当突发事件超出预案,不应躲闪退缩,而应调整心态、迎难而上,把每一次挫折当作战术调整的契机,把群众意见当作改进服务的标尺。要主动走出“象牙塔”、跳出“舒适区”,在新岗位上积累经验、补齐短板,既懂政策理论又通基层实际,既善宏观谋划又能具体落实。在化解矛盾纠纷时坚持“量体裁衣”,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做到常抓不懈,在监督推动乡村发展时注重守正创新,努力成为基层工作的“多面手”,才能在应对基层复杂问题时实现超越和提升。

提振干劲,提升凝心聚力的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却能创造无限可能。基层干部应当成为凝聚人心的“催化剂”。要以心交心,畅通群众表达渠道,从百姓的眉头之间、邻里的琐碎诉求中了解民之所盼,善用群众智慧与力量,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参与者”。在与领导同事的协作中,要默契配合,分工明确、补位及时,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共同谋思路、想办法,推动群众“盼的事”变成干部“干的事”,确保群众诉求落到实处、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推动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可感可及。(张一凡)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