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基层干部须念好“严实减”三字诀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通报了多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基层干部因思想松懈、作风不实而受到处分。同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力度空前加大,旨在让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服务群众。这一“严”一“减”,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共同推动着基层政治生态向上向好。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乡镇干部,深感适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必须念好“严、实、减”三字诀。

“严”字当头,筑牢作风建设“防火墙”。八项规定是铁规矩、硬杠杠,越是深入基层,越能感受到其深刻的现实意义。通报中的案例警示我们,“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其一言一行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坚决摒弃“小事无妨”的侥幸心理和“下不为例”的自我安慰,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严守规矩、不越红线,以自身的清风正气,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

“实”字为要,练就服务群众“硬功夫”。通报中一些干部因防火巡查走过场、流于形式而受到处分,深刻揭示了形式主义的危害。反对形式主义,归根结底是倡导实干精神。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的“虚功”,增的是为民服务的“实绩”。我们要把减负后腾出的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主动走出办公室,沉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听听百姓的“心里话”,找准工作的“真问题”;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诸如“一组一月一小事”中的民生微心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才是对八项规定精神最深刻的践行。

“减”字赋能,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要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减负不是降低工作标准,而是为了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能。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更应珍惜减负带来的机遇,将节省下的时间用于学习新政策、研究新情况、思考新办法,不断提升自身履职尽责的能力本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专业的工作水平,投身到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去。

“严”是保障,“实”是目标,“减”是手段。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遵循。唯有以“严”的标准正作风,以“实”的要求干工作,以“减”的成效添动力,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广袤的基层天地里书写下无愧于青春的答卷。

(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 徐鹏翔)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