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让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不仅是对抗战历史的深刻铭记,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有力回响,更是为广大党员干部锚定奋斗目标方向,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勇创佳绩的最高要求。

岁月流转,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翻开抗战历史长卷,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诠释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爱国情怀。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坚贞誓言,左权“猎猎军旗烈烈生,拼将热血染丹红”的壮烈抉择,还有千千万万无名战士“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决绝姿态,早已深植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平年代虽无硝烟弥漫,这份爱国情怀依然是中华儿女的核心底色,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理想信念塑造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从曾经苦难辉煌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融入血脉、注入灵魂,把对党忠诚、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内化为行动自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前赴后继、砥砺前行。东北抗联战士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林海雪原中用智慧和胆略与敌周旋,狼牙山五壮士用纵身一跃诠释“华夏慷慨士,舍身赴国难”的不屈气节——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今天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道路上,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宝库”。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和“腊子口”,须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勇于在风险面前挺身而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在攻坚克难中长才干、壮筋骨,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让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深处走来,汇聚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上下同欲者胜”的团结伟力,是中国战胜强敌的关键密码。沂蒙儿女们“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至今仍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核。要深刻感悟人民战争的磅礴伟力,身体力行讲好新时代的团结故事,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经济发展、城市治理、乡村全面振兴、为民服务等生动实践中,始终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干人民之所盼,用实际行动诠释对人民的大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将人民群众紧密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特殊的时间节点,总能唤起深沉的民族记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教科书里的文字、纪念馆中的展陈、思政课上的讲解,更是奋进路上的精神坐标。广大党员干部须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中深入思考沉沦与奋起、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让伟大抗战精神真正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以实际行动诠释对胜利的纪念、对历史的思考、对和平的珍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