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将学习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环节,慎终如始、常抓不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从思想根源上筑牢防线、夯实堤坝。
注重教育教学的深度广度,提升思想维度。党员干部不仅要反复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具体条文,更要系统学习其背后的精神实质、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将学习教育与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其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正反典型强化教育实效,既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见贤思齐、汲取正能量;又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特别是本地区、本领域发生的“四风”问题鲜活案例,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党员干部真正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通过多措并举,推动学习教育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实现入脑入心、化风成俗。
创新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创新学习载体和形式,适应新时代特点,综合运用专题授课、研讨交流、现场教学、在线学习、知识测试等多种方式,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制作生动直观的新媒体产品,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注重分类化精准化, 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特点,精准设计学习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对年轻干部,要加强重点教育和日常提醒。同时注重运用监督执纪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学习的精准度。
健全“常抓长效”的制度机制,巩固教育成果。只有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制定制度化、规范化的学习安排,确保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强化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和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树立鲜明导向,倒逼学习责任落实。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将学习教育与监督检查紧密结合,对学习教育搞形式、走过场,以及学习后仍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进行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形成有力震慑。同时畅通监督渠道,发挥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和行动,要通过持续深入的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真正实现从“不敢”“不能”到“不想”的深层转变,使优良作风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工作常态和生活方式。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 应娉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