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青年干部在新入职后,该如何快速高效地进入到新角色中增长才干?我想,答案就藏在“眼勤、嘴勤、腿勤”这看似普通又朴素的“六字诀”当中。
眼勤是“察势者明”的前提,要炼就“火眼金睛”。青年干部在初入岗位,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时,首先要学会“睁大眼睛看”。既要抬头往上看,从宏观层面上主动学党的创新理论;也要低头往下看,从微观层面上留心前辈、老同志的优秀工作经验。不少青年干部初入岗位后感觉“无事可做”“无从下手”,这恰恰反映了其“视而不见”——没有看到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中藏着的工作方向及可以优化的服务事项。因此,我们青年干部要做到眼勤,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让每一次观察都成为积累经验的“营养剂”。
嘴勤是“问计于民”的钥匙,要甘做“小学生”。“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面对基层的复杂情况、群众诉求的多样化,青年干部要放下架子请教,向领导请教工作思路,向老同志请教实战经验;要敞开心扉交流,与同事多探讨工作中的难点,在思想碰撞中迸发灵感;更要俯下身子倾听,主动与百姓拉拉家常、唠唠嗑,用“土话”“真话”打开百姓的心扉,把群众的“吐槽”当成是改进工作的“良药”。因此,我们青年干部要做到嘴勤,通过多问、多交流,把群众智慧转换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腿勤是“知行合一”的桥梁,要争当“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干部的成长,最终还是要靠一双“大脚板”走出来。党的方针政策实际落实得如何,不能只看各类数据报表,而是要求我们迈开双腿,走到田间地头、走进车间厂房去一一核验;百姓的困难诉求解决了没有,不能只听汇报总结,要走街串巷入户走访,实地了解情况。青年干部在制定工作方案时,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脱离实际情况,要把腿多迈出去,倾听百姓诉求。因此,我们青年干部要做到腿勤,用脚步丈量民情,才能在“接地气”中长底气。
(浙江省海盐县通元镇政府 陈政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