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回望那段山河喋血、烽火连天的岁月,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依旧闪耀着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光芒。它是民族记忆的深刻烙印,更是激励我们迈向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我们应当在重温抗战历史、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养分,让这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成为铸魂、砺志、力行的不竭源泉。
以史铸魂,淬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赤诚。十四载浴血奋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从杨靖宇腹中仅存的草絮,到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跃下的身影;从“八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到千万民众毁家纾难支援前线,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这份壮举的核心,正是深入骨髓的爱国主义情怀。伟大抗战精神以爱国为精髓,熔铸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如今,我们重读历史、缅怀英烈,要深刻体悟这份融入民族血脉的家国大义,铭记民族危亡的伤痛、先辈救亡图存的艰辛,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发展,把爱国之情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永葆为国奉献的赤诚本色。
以史砺志,激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生死存亡的绝境唤醒了全民族的觉醒与抗争。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中华儿女没有屈服,凭简陋武器与顽强意志,在各个战场浴血拼杀,最终赢得胜利,印证了中华民族“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顽强品格。今天,民族复兴之路仍有风险挑战,我们尤其需要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勇气与胆识,继承先辈“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精神,保持昂扬斗志。在改革攻坚、科技创新、乡村全面振兴、民生服务等领域,敢于直面矛盾、较真碰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在时代考验中锤炼筋骨、增长才干。
以史力行,扛起“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时代重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持久奋斗的结果。重温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更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我们要警惕“松劲歇脚”的心态,摒弃空谈与懈怠,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久久为功”的定力,勇挑时代重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锚定发展目标,拿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埋头苦干。唯有如此,才能用当代人的拼搏,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民族复兴中绽放新光芒。(成都市龙泉驿区仁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罗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