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以“三笔之力”筑牢生态屏障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当此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我们当以坚定信念,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法治保障、汇聚全民力量,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制度之笔绘就水清岸绿“工笔画”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力量。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号角长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日益完善,制度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永续动力。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仍需持续深化制度供给。需进一步完善覆盖各类主体、贯通全过程的生态环境责任制度,确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真正落地生根。同时,需强化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威力,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障制度“长利齿”,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此外,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守护绿水青山者获得“金山银山”的切实回报,为绿色发展注入持久内生动力。

以“法治”之笔勾勒绿色发展“硬线条”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当前,生态环境领域仍存执法不严、违法成本偏低等痛点,亟需以法治重器定分止争、护航发展。应加快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填补新兴领域法律空白,织密生态环境法治防护网。要持续优化执法司法协作机制,统一执法尺度,加大对恶意环境违法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显著提升违法成本。同时,深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支持环保组织依法提起公益诉讼,使法律利剑闪耀公义光芒,让环境违法者无处遁形。

以“民生”之笔,皴染全民共治彩墨卷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域之事,需凝聚最广泛社会共识与行动合力。政府需率先垂范,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全过程。企业作为关键主体,要自觉履行环境责任,加速绿色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让绿色成为核心竞争力。广大公众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生生不息的源泉,通过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激发公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自觉性,使“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实践蔚然成风。唯有政府、企业、公众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坚定走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方能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伟力。

(浙江嘉兴经开区嘉北街道办事处 张娟)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