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以铁纪护航换届选举的三重逻辑

正值村(社区)组织换届之年,这场基层民主“大考”不仅关乎干部更替,关乎每个村民切身利益。换届风气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选举质量更直接关系基层治理效能,全面落实严肃换届纪律、切实加强换届风气监督要求,为换届选举注入“廉”动力。

监督是换届公正的“压舱石”。换届选举通过制度化优化班子结构,吸纳年轻化、高学历人才进入村社两委,其公正性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效能与党的执政根基,滋生的诸多问题多发生在监督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监督部门必须高悬从严监督“利剑”,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防控体系,将纪律监督贯穿始终,“事前监督”聚焦预防与规范,严格资格审查监督,避免候选人资格审查流于形式,注重政策程序监督、风险排查防范,时刻打好“预防针”;“事中监督”聚焦过程与现场,紧盯程序合规性、现场纪律、应急处置等“关键点”,保障合规合法,严明现场纪律;“事后监督”注重成果确认、举报清零、规范交接、任前教育、制度完善,长效监督保证选举成果巩固,对全流程中出现的问题“露头就打”,时刻以“零容忍”态度维护换届选举的“公信力”,让“拉票贿选”无可乘之机。

教育是筑牢防线的“先手棋”。换届选举需监督与教育同步发力,以“教育在先、警示在先”为原则,选举结束后第一时间对新任职干部开展廉政谈话,进行廉政交底,厘清“责任清单、问题清单、风险清单”三张清单,压实主体责任,通过这种“治未病”思维,将纪律意识内化为行动自觉,从源头减少违规动机,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除了廉政谈话,利用本地查处的违反换届纪律案件“活教材”,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的方式,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切实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同时,亦要警惕违纪违法行为“高举轻放”助长“破窗效应”,唯有以监督利剑斩断利益链条,才能选出真正为民服务的“实干家”。

群众是风清气正的“晴雨表”。严肃换届纪律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民心工程,唯有以铁纪为纲、以监督为盾、以群众为镜,方能换出新气象、选出真担当,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选举过程本身是一次基层治理质效的“实战演练”,是见证选举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换届质量是监督与民主的双向奔赴,通过群众的票选,候选人的竞职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最终由群众评判。因此,畅通好基层监督举报平台同样重要,通过公开举报渠道、下沉驻点监督、推广智慧监督等渠道,让监督触角直抵基层,推动各级监督从“形式监督”向“实质监督”转变,将选举置于阳光下。换届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严格选人标准、强化职能定位、健全运行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完善激励保障等措施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透明度、公信力,才是“差额选举”为群众选举“发声”的正道。

(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纪工委、监察办 陈薇)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