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福建省武平县城厢镇:荒山变“金山”,号子声声奔共富

小时候,山是我的娘,我是她怀里嗷嗷待哺的孩子;长大后,林权成了伙伴,彼此依靠却也各怀心思;后来,林改如同事,权责清晰、放手实干;而现在,林场成了家,十指连心、合力成拳。这是福建武平——一座县域八成被山林覆盖的小城,许多林农的真实人生轨迹。他们靠山吃山,以林为生。

IMG_256

二十余年前的林改政策通过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农民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但随着时间推移,林地零散、经营周期长、回报慢、融资难等问题逐渐凸显,林业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步履蹒跚。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厢镇载文村的共富实践,悄然推开了一扇新窗。

面对“想发展却使不上劲”的现实,牛畲里共富林场负责人李福明没有坐等。他走访农户、对接政府,最终整合36户分散林地共1580亩,推行“合作经营+立体种植+比例分红”模式。杉木、毛竹、油茶渐次成林,截至目前,已发放农户分红36万余元,李福明也收回了约200万元投资。木材滚滚流出山,带来的不仅是钱包鼓了,更是日子有奔头、青山变“金山”的踏实希望。

IMG_257

这一变革背后,是“联户、联村、联资”的共富联盟机制悄然发力。它打破了以往单打独斗的旧局面,构建起“政府统筹、主体引领、农户参与”的新发展格局。长周期树种与“短平快”经济作物互补,“立体种植”让药材、菌类也在林下生机勃发——一条“以短养长、多元融合”的绿色发展路径越走越宽。

IMG_258

“一、二——放!”伐木的号子,不再只是劳作的节奏,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鼓点。一段段木材整齐码放,如一锭锭山中的白银,载着林农的汗水与期待驶出城厢,也载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根人心。

IMG_259

“武平经验”不是口号,是脚底沾泥的实践。城厢镇正以“1256”共富林场建设机制为抓手,持续释放林业潜力:汾水村“林下养鸡+果园采摘”的农旅综合体、尧禄村“春桃夏果秋药”的产业链条……一批特色实践正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厢样本”。

IMG_260IMG_261IMG_262

下一步,城厢镇将搭乘数字经济快车,推广“互联网+林场”线上线下协同模式,让科技为林业赋能,让共同富裕的画卷,真正成就山绿、人美、日子红。

(城厢林业工作站 林涵馨)

【文章据“武平县城厢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转发时有改动】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