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字如令,江河为卷。防汛抗洪这场硬仗,是对各级党员干部初心使命最直接、最严峻的考验。面对可能汹涌而至的洪涝威胁,各级党员干部唯有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化作手中如椽巨笔,以铁肩担责的自觉、众志成城的合力,才能在风雨中沉着书写守护万家灯火的平安答卷。
写好答卷,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筑牢思想堤坝。防汛是“天大的事”,容不得丝毫麻痹松懈;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常怀忧患意识,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植于心,把防汛责任视为政治责任、首要责任。一方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将防汛责任具体分解到责任人,常态化、精细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河道行洪能力、水库调度曲线、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农村易涝区、危旧房屋等重点部位做到“一本账”清晰、动态更新。另一方面,狠抓预案的实用管用,不仅制度要完善,更要通过实战演练反复检验预警机制是否畅通、转移避险路线是否安全可行、物资储备和抢险力量是否前置到位,时刻绷紧防汛安全弦,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唯有把“宁防十次空,不放一次松”的警觉融入日常,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置于最高位置,才能在思想上筑起抵御洪灾的第一道坚实防线,让“放心不下”成为行动自觉的起点。
写好答卷,重在“事事心中有底”的精准落细科学举措。防汛是人与自然的较量,蛮干硬拼行不通。科学精准是提升防汛减灾效率、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的根本途径,是检验治理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尺。扎实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加强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会商,力求把雨下在哪里、下多大、洪水涨多快、洪峰何时到等信息测得更准、报得更早,为决策和行动抢出宝贵时间。要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根据上游来水、水库蓄水、下游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综合研判,在确保工程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该拦的洪水要拦得住,该泄的洪水要泄得有序,该错峰的洪水要错得开。巡查人员发现险情后,要第一时间上报,技术专家要迅速研判险情类型、原因和发展趋势,根据现场条件和实践经验,选择最安全、最有效、最快捷的处置方案,调配合适的抢险力量和物料,确保处置成功。让科学精神体现在每一个监测数据、每一次调度决策中,是防汛成功的关键。
写好答卷,贵在“处处协同联动”的合力凝聚共御风险。防汛是系统工程,单打独斗难抵风浪。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高效的协同作战机制,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形成防汛救灾铜墙铁壁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体现了制度的显著优势。通过打通指挥体系的“神经中枢”,确保各部门高效协同,预警信息、调度指令从指挥中心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直至巡查员、预警员的“最后一公里”纵向贯通,实现“叫应”及时、响应迅速。织密部门联动的“协同网络”,建立信息实时共享、资源统一调配、行动紧密配合的“一盘棋”机制,确保监测预警、人员转移、交通管制、电力抢修、通信保障、医疗救护等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运转。更要激活基层社会的“末梢细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秩序维护、自救互救。当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责任链条环环相扣,才能真正织就共御洪魔的铜墙铁壁。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组织部 张智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