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头戏”,其核心在于引导党员自觉争当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党员教育管理者,要深刻理解从培训主体到师资团队、从培训场地到内容载体的要义与创新点,把握好“变”与“不变”,共绘党员教育培训的崭新篇章。
从“一众人”的集中培训到“分批人”精准施策,变的是分级分类的教学方式,不变的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育人目标。针对村社、机关、事业单位、新兴领域等不同领域党员,要密切结合群体特点,重点培训各领域党员的示范带头能力,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担当深度融合。盘活供需,打造教学资源本土化,充分挖掘本辖区退休干部、老党员、“土专家”等组建师资库,储备一批能讲本土课程的“讲师团”,依托“1+N”教学模式,对标不同教学模块、不同党员群体,形成“本土课程菜单”,让培训更接地气。同时,要常态化建立“年初制定计划,年中查漏补缺,年底复盘成效”的闭环机制,构建起“市级重点调训、镇级主体轮训、村(社)级常态化教育”的联动网络,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域覆盖、全员参与。
从培训场地的单一性到培训阵地的矩阵化,变的是资源下沉的“因地制宜”,不变的是“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精神滋养。要积极主动突破“坐在会议室里学文件”的固化思维,将培训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让培训更具“流动性”。指导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摸排,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辟一条精品教学线路,分片区规划教学点位,党员通过“走、听、教、学”的走读方式,在行走中触摸历史温度。积极探索“课堂+基地”双轨教学模式,将培训讲台搬到发展最活跃的地方去,让培训更具“实践性”。通过和美乡村示范点、产业实践基地、研学基地等设立培训课堂,将实践深入村居、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更要借助数字技术打破时间限制,以网络为媒搭建“云课堂”,将教学内容以短视频、在线课程等形式定期推送,让优质的教学资源覆盖更多党员。
从培训内容的枯燥性到培训题材的多元化,变的是形式的守正创新,不变的是“思想内核”的坚守。要时刻紧扣时代主题,邀请党校老师进行授课教学,发挥好党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党性教育贯穿党员教育培训始终,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方针,让党员在学习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明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推行“点单式”培训模式,通过“党员点单-支部下单-党委派单”的模式,将党员呼声高的内容纳入专项课程中来,制定“特色菜单”,让党员轮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鼓励各基层党组织挖掘身边优秀事迹,弘扬榜样力量,选树一批可信可学可效仿的榜样,将其融入培训题材,通过鲜活案例与榜样故事,引导广大党员以先进模范为镜,向模范看齐。
(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党建办 吴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