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一名初入基层的选调生,深感“八项规定”的铁规与“整治形式主义减负新规”的清风,绝非简单的纪律条文,而是组织为我们这些“新苗”精心准备的人生第一粒扣子。这粒扣子,系在理想信念的衣襟,扣在为民初心的起点——扣正了,方能行稳致远;系牢了,才能在基层沃土扎下深根、汲取养分,最终成长为经得起风雨的栋梁之材。
以“深学”筑基,在正本清源中校准思想坐标。扣好第一粒扣子,思想根基是根本。八项规定非虚言,减负新规非空文。其生命力在于直指作风积弊的核心。青年选调生尤需以“归零心态”深学细悟,将其内化为不可撼动的政治自觉。学透精髓,把握“严”与“减”的真谛。从“严禁违规收送”的戒尺中,体味“一丝一粒,我之名节”的慎微境界;自“不得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要求里,读懂“删繁就简三秋树”的务实导向。融会贯通,实现“知”与“行”的统一。要将纪律规矩内化为“心学”,深刻理解“人民至上”是贯穿其中的灵魂。要积极参与“夜学”、研讨,深化认识;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反思体悟,将每一次服务群众、执行政策都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考场,让“深学”真正成为校准思想坐标的“定盘星”。
以“实干”砺能,在拒虚向实中挥洒青春汗水。系牢第一粒扣子,躬身实践是关键。“减负”的核心是破除形式主义桎梏,让干部投入服务群众的实事中去;“从严”的要义是以严明纪律保障实干方向不偏。青年选调生须以“实”字当头,用行动诠释担当。对“虚浮泡沫”坚决说不。拒填华而不实的“注水”报表,不搞层层加码的“盆景”调研,警惕以“群消息”落实工作的指尖形式主义,把精力从“屏幕”转向“田埂”。主动将“减”出的时间用于走村入户,用“泥土味”换得真民情。聚焦“一老一小”、就医就学等民生关切,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劲头纾困解难,把政策温度送达末梢。在“最小单元”精耕细作。甘当服务末梢的“勤务员”。政策宣讲善用“土话俚语”,矛盾调解常怀“将心比心”,项目落实下足“绣花功夫”。唯有以“汗水味”置换“官僚气”,方显实干本色。
以“正身”立信,在慎微笃行中擦亮清廉底色。扣紧第一粒扣子,修身正己是基石。八项规定与减负新规的落地生根,最终体现于选调生个体的日常修为。于无声处守底线,防微杜渐筑堤坝。“第一粒扣子”的松动,往往始于对小节小利的失守。要深刻认识到“风起于青萍之末”,警惕“一顿饭”“一张卡”“一次方便”背后的风险,坚决摒弃“人情往来无伤大雅”“下不为例无妨大局”的错误观念。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融入血脉的行为自觉,严防“小管涌”演变成“大塌方”。向形式主义开刀,以真功实绩赢民心。坚决抵制“材料政绩”“数字游戏”,把功夫下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上。当报表会议“瘦身”,田埂院落就该“增温”——用“减”出的时间深耕民情,用“挤”出的精力化解矛盾、推动发展。让减负的成果真正体现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这粒系在浙西沃土、扣在青春起点的“第一粒扣子”,是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是实干担当的通行证,更是清正廉洁的护身符。当每一名选调生都能以“严”字立骨,以“实”字筑基,以“廉”字养气,中国大地上必将劲吹务实清廉之风。让我们以青春为笔,以大地为卷,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奋力书写选调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阳绽放的清澈篇章。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樟潭街道办事处 朱田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