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沃土生根开花

近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分领域调研座谈会召开,为深化学习教育、巩固拓展成效擘画了清晰的路线图,指明了精准发力的方向。作为政策执行的中坚力量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基层干部肩负着将中央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抓铁有痕的韧劲,在学习教育中争做知行合一的模范,在作风建设中勇做攻坚克难的先锋,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筑牢政治忠诚之魂,做深学细悟的“排头兵”。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一言一行关乎党的形象,一举一动牵动民心向背。唯有政治上清醒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有力。要将提高政治站位摆在首位,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将其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坚决摒弃“松劲懈怠”“闯关过关”的麻痹思想,警惕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整改落实空泛化的风险隐患,努力把学习教育抓紧抓实。带着政治责任学、带着现实问题思、带着使命担当悟,将每一次学习研讨转化为淬炼政治品格、锤炼党性修养的实践课堂。无论是在田间地头、社区网格还是服务窗口,都要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夯实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政治根基,确保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砥砺动真碰硬之勇,做真查实改的“实干家”。基层是各类矛盾和作风问题的“聚集地”,也是作风顽疾的“易发区”。整治“四风”顽疾,尤其需要基层干部拿出动真碰硬的决心和担当。要自觉对标中央要求,勇于自我剖析,深入查找自身及职责范围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不回避、不遮掩、不推诿。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政策落实“中梗阻”以及“吃公函”“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隐形变异问题,敢于直面问题,精准施策整治。畅通听取意见渠道,通过随机走访、深入座谈等方式,真心实意倾听服务对象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确保整改措施切合实际、解决民忧。在整改“服务群众推诿扯皮”问题时,设立“首接即终办”责任制,公开承诺办理时限,正是“真查实改”的鲜活实践。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整改,用“群众笑脸”检验工作成效,方能筑牢新时代党群连心桥。

聚焦长效常治之策,做制度建设的“有心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是发现制度短板、总结实践经验的直接来源。要牢固树立标本兼治理念,在扎实推进“学查改”的同时,及时提炼基层创新经验。及时梳理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公务行为、强化小微权力监督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要及时总结固化,形成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断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特别要针对村级“三资”管理等高风险领域,堵塞漏洞,便利群众监督。积极建言献策,将基层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向上反馈,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贡献基层智慧,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王瑾,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钟超]